本网讯(见习记者 王焱麒)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组织实施、全国畜牧总站协调管理、中国农业大学具体承担的“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的技术推广工作正在开展。8月23日,该项目组在内蒙古通辽举办的第二期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顺利结班,来自内蒙古、河北、辽宁三省的30名养殖场户接受了此次培训。
据该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周振明副教授介绍,我国农牧交错带牛羊产业的健康发展要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推进草食畜牧业结构调整。培训牛羊一线养殖技术人才是牧繁农育项目的重要内容。其中,肉牛养殖培训班共六期,第一期培训班已经在山西朔州培训完毕,此次是第二期,接下来将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陕西杨凌、宁夏银川、青海海北州等地,结合当地牛羊业养殖情况,有针对性地为沿内蒙古、山西、河北、辽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八个省份的200余个养殖场户进行牧繁农育技术培训,解决牛羊养殖过程中的瓶颈技术问题,最终实现示范基地牛羊产犊(羔)率提升5%,牛羊出栏率提升10%,饲养成本降低10%的目标。
此次培训班师资团队由14位项目组专家和1名特邀加拿大藉专家组成,培训期5天。培训班课程围绕肉牛场畜舍设计和布局、基本设施设备配套、饲料和饲养管理技术集成、疫病防控实施、肉牛育肥饲养管理、育犊母牛饲养管理等肉牛养殖领域最核心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与攻破,同时采取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创新养殖培训模式,解决农业技术到实际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学员们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起来。
据了解,该项目集成示范的5大关键技术包括农牧交错带饲草料资源科学利用技术、牛羊基础母畜同期发情与高效产犊技术、哺乳母畜带犊(羔)放牧补饲与幼畜培育技术、牛羊低成本舍饲快速育肥技术,以及农牧对接模式试验示范。项目旨在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将上游科研成果和下游养殖场户紧密联系起来,重点解决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和人才培养问题,促进优化我国农牧交错带的农牧生产结构,构建农牧产业新体系。
该项目由中国农大肉牛团队、中国农大营养饲料团队、中国农大畜牧经济团队、中国农科院肉羊团队、内蒙古民族大学肉牛团队、山西农科院牛羊团队、河北农大牛羊团队等13个技术专家团队,以及20家企业的示范基地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