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自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以来,江门持续巩固创建成果,创新监管方式,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如开发特色农产品溯源管理——新会陈皮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等,不断取得新成果,构建了网格化智慧监管体系,并于2021年成功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双安双创”地级市。
在迈向现代农业强市的路上,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百日攻坚”整治行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重点加快食用农产品全程追溯衔接试点建设,推广应用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深化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互动监管。
网格化监管
“监管+溯源+执法”三网合一
11月初,晚造禾稻成熟,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下称“丰穗米业”)迎来丰收忙碌季。收割、烘干、加工,一包包“恩平大米”或“沙湖米”从生产线走向市场,外包装打上合格证、溯源码,以及“阳光农险”标识——“本产品由阳光农险承保,累计保额为500万元。”
“主要是买个安心,消费者也可吃得放心。”丰穗米业总经理谢国良所提及的,是江门于2017年率先实行的食用农产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下称“农安保”)。它可为从农产品生产、销售的经营主体提供双重保障,一方面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撑起“保护伞”,一方面给消费者吃下“定心丸”。
截至目前,江门累计建设“农安保”试点138个,涉及39个农产品品种,保险累计赔付限额达5.9亿元。
有了“农安保”保驾护航,江门还建成了集信息发布、市场监管、产品推介、市民互动以及二维码追溯为一体的“江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公共服务平台”(下称“溯源服务平台”),逐步实现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信息化管理。
“有了这个溯源体系,我们实现了田间管理、生产加工的全流程监管,在保障了消费者知情权的同时,倒逼优化各生产环节,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谢国良说。以农业龙头企业、“三品一标”企业和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为基础,江门的溯源服务平台现有近6000个农业生产主体纳入管理。
率先实施补贴政策,推广应用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累计有2790家生产经营主体使用合格证标签247.7万张,带证产品超过229万吨;探索特色农产品溯源管理,开发应用新会陈皮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首创农业投入品追溯平台,规范农药经营管理,从源头上降低农产品安全风险……江门创新打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合格证+农安保+N”智慧监管模式,形成“层层负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监管新格局。
通过完善“农业监管网”“农业执法网”“农业溯源网”三张网,江门还建立了市县两级农业综合执法队和市县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以镇(街)为网格单元,江门将市县镇村四级监管体系扩展到自然村,共组建了69个网格,组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监管员228名、村级协管员989名、村级信息员7943名,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
标准化生产
制订标准化生产规程61项
11月中旬,台山国有粮食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珍香”牌丝苗米将接受“圳品”标准审核评价,通过后可进入深圳的商超市场。据介绍,台山国有粮食集团有限公司是江门着力建设的10个江深农产品标准化基地之一,其通过各项标准的有效衔接,实现与供深农产品市场的无缝对接。
早于2019年6月,深圳率先启动了高于现行国家标准的“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建设,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港澳食用农产品进口的要求,通过“供深食品”认证的产品即可直供港澳。截至今年10月,江门共选定鸡、猪、马铃薯、南美白对虾、大米、马冈鹅、鳗鱼、禽蛋、陈皮、茶叶共10类种植、养殖农产品作为项目试点,并已完成了标准比对工作。
“要打好‘质量安全’牌,标准化生产是关键。”台山国有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博文表示,他们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产品标准化生产,从统一发放的优质良种,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烘干加工,都有着一套标准的技术指导及生产流程,另外配置现代化质检设备,对标“圳品”标准,强化品控,多角度提升产品质量。
近年来,江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要求,制订和发布农业地方标准化生产规程61项,全市的稻米、生猪、家禽、蔬菜等主导产品实现全面制定生产操作规程,标准入户率达到100%;积极推行绿色种植、健康养殖技术,台山鳗鱼获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新会柑获国家柑橘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称号,累计建成100个各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针对本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江门还委托第三方制定《江门市特色预制菜储运品种保障技术规范》《江门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等6个团体标准,为预制菜、茶叶等产业发展提供规范化、标准化指引。目前,江门累计创建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1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有了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做保障,江门正以“全产业链”发展为抓手,建设国家级广东丝苗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好13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动国家级鳗鱼产业园项目建设;谋划创建省级RCEP农产品加工及贸易区和新会陈皮、台山鳗鱼RCEP农产品国际采购交易中心,打造 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三品一标”建设
质量兴农提升品牌竞争力
“品牌就是质量。”谢国良认为,“恩平大米”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它的品牌建设与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强化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把控,把区域农业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让区域农业品牌更加响亮。
开平浩旺佳总经理程浩也有相似意见,他认为,当今的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用农产品的绿色、安全、放心、优质,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战略,一方面可以增加消费者的信心与信任,进一步扩增产品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倒逼深化生产链的改造升级,推行更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品牌竞争力。
凭着响亮的品牌声誉与有担保的产品质量,开平浩旺佳的烤海鸭蛋在成为天猫超市、抖音等电商平台的爆款产品之后,进军河北省的连锁商超,并在东莞打造了一个配送中心,为将来进一步开拓深圳的线下商超市场做好准备。
开平禽蛋作为江门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之一,其以质量安全为重点的品牌发展逻辑体现了江门着眼“质量兴农、品牌振兴”的规划蓝图。
近年来,江门坚持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和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拳头抓手,全面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建设。2012年,江门就率先实行《江门市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办法》,带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快农业品牌产品发展;2020年,江门再度出台《江门市农业品牌培育奖励办法》,建立农业品牌培育机制,截至2021年12月底,江门市累计有“三品一标”农产品210个,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13个、绿色食品41个、无公害农产品105个、有机产品51个,走在全省前列;培育“粤字号”农业品牌130个,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13个,位居全省第一。江门成为同时拥有两个大米地理标志农产品——台山大米和恩平大米,同时拥有两种茶叶地理标志农产品——鹤山红茶和开平大沙茶的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