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发展农用无人机、智能农机等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江门的应用,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持续深化校地合作,积极与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对接,解决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水稻生产全面实现机械化,助力向智能化、精准化迈进,推动江门农业高质量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梁浩彬参加试验验收活动
7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团队承担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水稻生产机械化高效追肥智能装备研究与示范”在新会区文发种植场进行试验效果验收。经专家团队测验,采用水稻生产机械化高效追肥智能装备技术施肥量减量10%,试验田块水稻折合干谷产量460.17Kg/亩,比常规施肥干谷产量435.6Kg/亩增产5.75%。同时试验罗锡文院士另一个重点项目“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械化技术”试验田块水稻亩产折合干谷产量563.18Kg,增产效果显著!两个项目涉及智能和精准化作业,有利于提高水稻高效生产技术水平。罗锡文院士全程参与试验效果验收,在问及如何能确保粮食丰收,罗锡文院士提出:“粮食丰收,主要有四大要素:良田、良种、良法和良态(绿色生态),其中良法是指先进的栽培技术,包括机械化、智能化,我们要从全程机械化逐步过渡到无人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
科技种田节本增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当前,台风、强降雨等极端自然灾害天气时有发生,农村“空心村”现象愈演愈烈,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难以为继,粮食生产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发展,科技进步已成为最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罗锡文院士在江门测试的智能高效追肥技术、精量穴直播技术,运用智能、精准科学技术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粮食的产量,为缓解“空心村”“谁来种田”等问题,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校地交流合作
向土地要粮,向科技要粮。江门水稻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同时加快发展智能化、精准化和信息化,耕地有限,科技进步无限,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对接和合作,争取更多智能化技术成果在江门应用、在江门转化落地,进一步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谋划创建智慧农机装备产业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智慧动力,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