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晚造水稻进入收获的最后阶段,冬种生产也悄然开始了。11月10日下午,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人头攒动,无人机统防统治展示、人工种植马铃薯、器械起垄整土……江门市冬种生产现场会在这里举行。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抓好冬种农业生产是稳步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冬种生产现场会指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多措并举保障粮食安全,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冬种生产是夺取来年粮食丰收的基础,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各市(区)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把冬种生产作为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和做好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一季来抓,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据悉,今年恩平市计划冬种面积约7066公顷(10.6万亩),目前冬种生产开局势头良好、进展顺利。
抓好四个“早” 迅速掀起冬种生产高潮
近年来,恩平市立足市场需求和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冬种生产,常年保持冬种总面积约6666公顷(10万亩)以上。同时,恩平市作为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的重点区域,种植面积稳定在约2333公顷(3.5万亩)以上,今年春收马铃薯总产达到7万多吨,产值达到1.8亿元,农民增收近6000万元。冬种马铃薯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今年10月以来,恩平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以“扩大面积、调优结构、提质增效、保障供给”为重点,突出抓好四个“早”,即思想早发动、方案早制定、措施早落实、服务早到位,力促迅速掀起冬种生产高潮。
今年,恩平市计划冬种面积约7066公顷(10.6万亩),其中,薯类约2666公顷(4万亩),包括马铃薯2400公顷(3.6万亩),蔬菜3400公顷(5.1万亩),玉米、绿肥及其它作物1000公顷(1.5万亩)。由于早发动、早行动,目前恩平全市冬种生产开局势头良好、进展顺利。
自2016年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来,恩平市十分注重加强农资市场动态监测,及时发布供求及价格信息,切实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各种冬种生产物资的生产、调运和储备,保障市场供应充足。同时,加大冬季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护农民群众利益。目前,恩平市冬种农资准备充足,已储备肥料4500吨、农药70多吨、农膜120多吨。
为给种植户提供优质农业服务,提高栽培技术水平,恩平市农业农村部门牵头组织成立一支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做好冬种作物栽培技术培训,推广先进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农民的栽培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冬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恩平市共计划举办6期冬种作物生产技术培训班,并通过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主体引导,大力发挥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的示范服务职能,以及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例如,发动恩平市丰江农业专业合作社、良西镇伟俊四薯专业合作社、大槐奔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为社员和周边农户提供专业化服务。
抢抓有利天时
集中力量做好秋收工作
秋收是冬种的基础,近段时间以来,恩平市干部群众集中力量,抢抓有利天时,加大机械化投入,组织好晚稻收割工作。目前,晚稻已进入收获的最后阶段,蔬菜、玉米、薯类等正分批陆续收获上市。
今年,恩平市秋收面积约17066公顷(25.6万亩),其中水稻13399公顷(20.1万亩),产量约6.8万吨;蔬菜约3133公顷(4.7万亩),产量约4万吨;薯类533公顷(0.8万亩),产量约1.8万吨。秋收的顺利开展,为下一步平整土地、连片种植,奠定良好基础。
近日,沙湖镇金富农场的农户们正在忙着采摘红心火龙果。据农场负责人吴富焯介绍,面积约13公顷(200亩)的种植基地里,15万株火龙果树全面结果,喜获丰收。按照今年的市场价格,红心火龙果最高可卖到10元/公斤。“今年台风天气少,雨水和阳光充足,为火龙果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天时。按照当前生长情况,11月底还会有少量火龙果可以收获。”吴富焯说。
由于红心火龙果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比白心火龙果更受青睐。“红心火龙果的花青素含量比白心火龙果高,花青素能有效防止血管硬化,对心血管病和肠胃病患者有益处。你看,这火龙果比我的拳头还大。”吴富焯告诉记者,恩平拥有优质的自然禀赋,沙湖镇的土壤条件适合种植水果,种出来的水果特别好吃。
近年来,恩平市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名品牌打造力度。其中,在农产品安全监管方面,认真落实“四个最严”(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要求,强化行政约束、法律约束、良心约束;紧紧围绕建好一支队伍(监管队伍),实现两个目标(农残不超标、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用好三种手段(巡查、监测、执法),抓住四个关键(产地环境保护、投入品监管、农产品基地准出、农业标准化建设),管好五类对象(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投入品经营者),完善六项机制(保障机制、监管机制、诚信机制、联动机制、应急机制、奖励机制),壮大优势农业,打造“绿色农产品供应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产品“安全零事故,消费零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