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以七大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开平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加快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一、抓基层基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头雁”工程,把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突出分类管理,对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党组织书记,给予支持、表扬和激励;对有一定党员群众基础,但领导能力、发展能力还需提升的,加强指导培训,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提振他们的精气神;对于软弱涣散、不胜任的,坚决调整撤换。建立健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对第一书记的综合培训、工作目标、任务清单、监督考核等方面谋划,确保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有目标、有措施、有实效。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回乡计划”,从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中动员培养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巩固和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市委组织部编印了《开平市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继续深化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加快出台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指导文件,让基层的干部清晰明白基层党建该干什么、如何干、干出什么成效。此外,坚持以党建促治理,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构建农村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二、抓产业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该市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探索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农业产业振兴的主战场,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依托江门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苍城种业长廊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以申报国家农业高新区为方向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深化农业产学研合作,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突出抓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加大对乡村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特色农产品申报“三品一标”和名牌产品认证,努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全力打响 “马冈鹅”“大沙茶”“金山火蒜”“潭碧冬瓜”“北立山”等特色农业品牌。同时,坚持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生态环保“三结合”,努力将丰富的农业资源与深厚的华侨文化、独特的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大沙欢茶谷、塘口荣桂坊等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建设,使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成为都市人的休闲小站、现代人的心灵家园、广大侨胞留住乡愁的地方。
三、抓乡村整治,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围绕打造江门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特色市,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针对农业种植养殖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城乡结合部、世界文化遗产区及特色小镇等五种功能属性,选定5个示范点,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并落实5300万元奖补资金全域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
四、抓农村改革,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该市制定了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综合执法监管改革、农村土地流转、“三资”管理等方面找准改革突破口,认真研究推进措施,确保各项改革如期在三年内全面完成,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五、抓乡风建设,推动村民回归、侨心回归。该市充分发挥侨务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探索推进“新乡贤工程”,通过建立村史馆、乡贤会、整理乡贤档案、举办乡贤聚会等各种形式,以乡风、乡情、乡愁把走出去的海外华侨招引回来,充分用好用活乡贤智库,让乡贤主动参与到全市乡村振兴的大局中来,积极献智献策,吸引有能力的乡贤回乡投资,参与公共项目、产业项目,实现共建共赢。突出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开平好人”等评选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六、抓公共服务,以城乡融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该市针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突出短板,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投入,稳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医疗、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就业等保障水平。以村公共服务站为载体,打造集众多服务于一体的“30分钟农村基层服务圈”。加强乡村文化和法治建设,推进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化下乡、文化惠民工程,创建标兵文明村;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推进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农村农民法律意识。
七、抓脱贫攻坚,推动实现高质量脱贫。为全面完成建档立卡的897户3221人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任务,该市今年抓住“造血”这个关键,重点查不足、补短板、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以促进贫困户增收为重点,发展一批“造血型”、能给贫困户带来稳健收益的扶贫项目。持续加大社会帮扶力度,推进“百企扶百村”帮扶行动,引导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深化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推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继续深入排查和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为官不为问题,严肃查处和打击各种失职渎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