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党史学习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还原“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一事件的历史原貌,记录民族交融历史,传承民族团结精神,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档案馆召开馆务会,制定专项活动方案,与达茂旗档案馆联合开展“三千孤儿入内蒙”专项口述历史征集活动。
包头市档案馆利用档案资源优势,通过在馆藏档案中查找相关资料,梳理“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据馆藏档案资料记载,1960年4月,包头市接运队将第一批100名上海孤儿接回包头市,分配到各大医院治疗,儿童恢复健康后,由当地牧民领养。经过初步的档案资料检索、实地走访和摸底调查,档案工作人员了解到,由于行政区划变更,现居包头市的上海孤儿主要集中在达茂旗。而达茂旗在1996年划归包头市之前,属乌兰察布市管辖,包头市档案馆计划赴乌兰察布市档案馆查找相关档案资料。同时,考虑到移入包头的上海孤儿完全融入了当地生活,且这些孤儿大部分不会讲汉语,包头市档案馆采纳相关专家的意见,制作蒙汉双语信息采集表,并交由相关亲历者和知情人填写,摸清亲历者初到内蒙时的基本情况等基础信息,为制作口述访谈提纲奠定基础。
4月底,包头市档案馆与达茂旗档案馆联合召开“三千孤儿入内蒙”口述历史专题征集活动协调会。会议强调,随着亲历者年龄的增长、当事人的离世,历史原貌流失的风险逐年增高,抢救征集口述历史,不仅是为现实服务,更是对历史负责。会后,包头市档案馆工作人员抵达达茂旗档案馆查找相关资料,在达茂联合旗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全宗、达茂联合旗卫生局找到相关记录,根据档案记载:“移入儿童工作:我旗前后领养儿童15名,有11名小孩分布在牧区各公社,现在小孩发育良好,基本上都学会了蒙语,有的还能帮助领养父母做些零活,放羊羔等,深受牧民喜爱和欢迎。”根据现有档案资料,初步判断达茂旗当地首批移入儿童是在1963年到达达茂旗并交由当地牧民抚养。目前,已取得联系的达茂旗相关亲历者和知情人22人。下一步,包头市档案馆与达茂旗档案馆将在广泛寻找知情人和征集相关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召开专题座谈会,对“国家的孩子”、“草原母亲”、保育员等相关亲历者和知情人开展专题口述历史采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