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务来源
“十三五”时期是广东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明确“十三五”时期江门市渔业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促进渔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健康持续发展,江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决定编制《江门市现代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于2016年8月委托广东海洋大学承担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依据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年)》;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2003年)》、农业部《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005年)》、农业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2009)》、农业部《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2010)》;《广东省渔业管理条例(2003年)
》、《广东省水产品标识管理实施细则(2011年)》、《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1~2020年)》、《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江门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以及《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广东省现代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三、规划编制总体思路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基础,以健康养殖、适度捕捞、保护资源、做强产业为方向,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大力推进以“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为主体的渔业供铪侧结构性改革,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功能综合型渔业;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科技与管理机制创新,推动现代科技与渔业高深度融合,建立渔业科技支撑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信息装备,强化依法兴渔,加快形成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四、《规划》主要内容说明
《规划》共分七大部分,分别对“十二五”渔业发展主要成就、“十三五”渔业发展展望、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提升 “六大能力”、区域布局、重点工程以及保障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一)关于“十二五”渔业发展主要成就
《规划》从七个方面全面总结和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江门市渔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市渔业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科技兴渔、依法治渔、可持续发展等战略,转变增长方式,落实强渔惠渔政策,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农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水产品产量平均每年保持2.7%的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有力地保障了水产品的安全有效供给。2015年水产品总产量77.1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77.2亿元,渔业产值128.3亿元,渔业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达到28.0%,渔业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渔民人均纯收入1.57万元,年均增长8.0%。同时,各项公共事业和民生保障措施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事业迈上新台阶,渔业科技进步取得了新进展,渔业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十三五”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十三五”渔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渔业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水产品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凸现、渔业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渔业基础设施亟待加强、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有待提高、“依法治渔””还需进一步强化。但是也面临难得的机遇,渔业产业基础坚实、推进现代渔业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渔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政策环境有利,新的发展机遇开始显现。
(三)关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渔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基础,以健康养殖、适度捕捞、保护资源、做强产业为方向,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大力推进以“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为主体的渔业供铪侧结构性改革,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功能综合型渔业;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科技与管理机制创新,推动现代科技与渔业高深度融合,建立渔业科技支撑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信息装备,强化依法兴渔,加快形成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规划》提出了五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坚持创新驱动,促进科学发展;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共享发展;坚持依法治渔,建设法制渔业。
《规划》在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渔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持续推进“两减两提三转”,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和增殖渔业发展,捕捞强度逐步压减,渔业资源养护取得明显实效,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稳定,渔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渔业渔政管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渔民持续稳定增收,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良好、布局合理、技术装备先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主要指标:渔业经济总产值200亿元,渔业产值140亿元,渔业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30%,渔民人均纯收入2万元;水产品总量80万吨,其中水产养殖产量70万吨,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海洋捕捞产量控制在9万吨以下,江河捕捞产量控制在1万吨以下;渔业科技贡献率68%以上,水产良种覆盖率55%以上。
(四)关于重点任务和提升 “六大能力”
《规划》针对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的问题,提出渔业发展的五大重点任务:转型升级水产养殖业、调减控制捕捞业、着力提升水产品加工流通业、积极发展增殖业、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推进“五大产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养殖业、捕捞业、增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品现代物流体系、休闲渔业的协调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提升现代渔业发展“六大能力”:提升水产品安全供给能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提升风险保障能力、提升依法治渔能力、提升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共享富渔能力。
通过落实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的形成。
(五)关于区域布局
《规划》根据江门市渔业发展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产业集群、突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要求,优化渔业区域布局,稳步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渔业功能拓展。
1、市区周围都市型渔业区
功能定位:新会区、蓬江区、江海区位于江门市城区周围,产业化发展水平较高,借助工业反哺农业雄厚的经济基础,形成具有都市特色,集集约化养殖、种苗繁育、水产品加工与流通、休闲渔业为一体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建成为都市型现代渔业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其它市区的发展。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建设、打造水产苗种品牌、加快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建立现代水产品物流网络、打造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文化品牌、大力发展设施渔业。
2、西江、潭江流域池塘高效健康养殖区
本区包括沿江河畔的大鳌、沙坪、司前、圣堂、水口、大江等34个镇,水源丰富,养殖条件较好,为城镇重要商品鱼供应基地、名优品种养殖基地、淡水养殖种苗繁育基地,形成优质、高产、高效的养殖产业带。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扩大名优水产品养殖,高标准抓好现有池塘的整治,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
3、内陆山区丘陵生态型渔业区
本区包括良西、那吉、大田、址山、宅梧、苍城、马岗、那扶、端芬、冲萎等29个镇。全市大中型水库均分布在本区,山塘水库面积约占全市山塘水库面积的80.0%以上。充分利用水库水质清新的有利条件,发展生态型渔业,培育具有山区特色的主导水产品。加强江河、水库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促进渔业生态和生产的协调发展。打造山区特色渔业。积极发展生态渔业。建设一批山区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有机鱼品牌
4、沿海深蓝渔业区
本区包括台山市的都斛镇、赤溪镇、海宴镇、汶村镇、北陡镇、川岛镇;恩平市的橫陂镇;新会区的银湖湾。海域有黄茅海、广海湾、镇海湾。充分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和渔业资源优势,建设生态健康养殖、“深蓝渔业”和现代渔港主导区,近岸海域生态建设区以及滨海旅游拓展区,促进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改善渔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海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加快发展“深蓝渔业”、加强现代渔港建设和管理、积极发展渔业资源增殖、建设滨海休闲渔业带。
(六)关于重点工程
围绕现代渔业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实施“八大”重点工程: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推进工程、水产种业提升工程、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疾病防控工程、水产品加工和物流基地建设工程、渔业安全生产与渔政渔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渔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提升工程、智慧渔业引导工程,保证渔业“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的落实。
(七)关于“十三五”渔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为保证渔业“十三五”规划的宎施,提出五个方面保障措施: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强化法制保障、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构建有利于“十三五”渔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规划》编制组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