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正式印发出台《江门预制菜十二条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十二条》),重点围绕平台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育、产业联盟、质量标准、金融服务等十二个方面,加快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全面加速农产品预制化、食品化进程,推动农业与食品产业、物流运输业、餐饮服务业深度融合,弘扬江门饮食文化,有效衔接起生产与消费两端,实现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向价值链中高端稳步迈进。
建平台建设预制菜产业园
发展预制菜产业,首先要搭建平台,建好“大本营”,插上“军旗”,才能“号令如山”,从而自上而下统筹发动预制菜产业发展,“抱团”应对机遇和挑战。
《十二条》首条便提出建设预制菜产业园,依托现有现代农业、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基础,按照“一园四区”布局,在台山市斗山镇、白沙镇,蓬江区杜阮镇、棠下镇,开平市马冈镇,布局建设预制菜产业园。
2月16日,作为全省首个地级市发起的江门预制菜产业联盟(简称“联盟”)正式成立,会上,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大咖”加入,夯实江门发展预制菜产业技术支撑。
《十二条》提出,将搭建技术成果转化平台,深化院地合作、院企合作,丰富产学研合作模式,支持科研院所、企业围绕陈皮、鳗鱼、大米、马冈鹅、茶叶、禽蛋等优势农业产业研发五邑侨乡特色预制菜品,推出一批陈皮系列、马冈鹅系列预制菜品。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将探索建立江门预制菜产业研究院,引进先进预制菜制作技术,构建预制菜技术成果数据库,开展预制菜全产业链研究,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培活力 培育预制菜经营主体
预制菜经营主体是直接面向市场的窗口,也是决定预制菜产业发展成色的“最后一公里”。《十二条》提出,围绕资金、人才、技术、项目建立激励机制,在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示范基地、“菜篮子”基地等载体,以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食品加工企业中遴选一批优秀经营主体,建立预制菜重点培育企业名录,实施专项培育,壮大一批预制菜企业。
《十二条》提出,通过政策支持、信用管理、投融资优惠、平台推广、技术方案等方式,多措并举降低联盟企业建设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拓展市场渠道。支持联盟开展吸纳优秀成员、统一行业标准、制定行业守则、引导行业良性发展等系列工作,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
加强江门预制菜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预制菜产业专业工作发展,是创新预制菜工作治理、激发预制菜产业工作的内在要求,是完善预制菜产业服务体系、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的重要内容。
《十二条》提出通过“一园一策”招商措施,引进一批预制菜研发、制作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孵化预制菜专业领军人才,并在安家补助、租房补贴、科研配套经费、重大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多重保障。推动建设预制菜人才实训基地,支持各县(市、区)培育预制菜产业专业人才。
此外,我市将开展典型先锋人物评选奖励,支持评选一批、奖励一批典型先锋人物,鼓励和表彰在预制菜产业工作所做出的贡献,营造预制菜产业良好的发展氛围。
强服务 强化金融保险支撑
预制菜“超级购物城”货架上,“侨都预制菜”要想卖得好,离不开完善的营销网络。《十二条》提出,加大“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覆盖面,构建覆盖侨都预制菜产品的“12221”预制菜市场体系。整合江门名特优新线上平台、“五邑红”“塔百奇”等江门本地电商资源,开设预制菜专区,推动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 安心”数字平台预制菜专区开通江门预制菜接口。
此外,我市将支持企业对接电商平台,推动预制菜线上专区健康发展,执行专区准入退出机制,确保产品品质。积极培育本地消费市场,搭建企业与消费市场对接平台,鼓励预制菜进食堂、进商超、进展会。支持企业在 城市设立预制菜专营店。
预制菜是迎合年轻人市场的弄潮儿,大力发展“互联网+”是跟上潮流的秘诀。《十二条》提出,搭建预制菜数字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江门市优势产区产业园智慧冷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冷链物流数字智慧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预制菜产业园为试点,逐步整合预制菜全链条数字资源,建立数字资源目录,推动预制菜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信息上云,完善全链条冷链物流、仓储、标准化厂房、电商等配套服务,有效匹配各环节供需信息,推动实现以“餐桌”牵引“田头”的高效率农业生产模式。
发展预制菜产业,不光要想着“上菜”,还得解决如何花钱“买菜”。《十二条》提出,强化金融保险服务,落实减费让利政策措施,设立产业融资风险补偿金,提升金融服务预制菜企业能力,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首贷和信用贷款覆盖面。创设预制菜特色保险品种,加强保险保障,推动金融保险与预制菜产业有机融合。
兴品牌 兴盛“侨都预制菜”品牌
江门作为全省农业大市,是 重要的“菜篮子”,也是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有力竞争者。随着“起跑令”响起,我们需全力打响“侨都预制菜”区域公共品牌,实现从“一棵菜”到“一桌菜”,从“菜篮子”到“菜盘子”的进阶。
预制菜要想闯出名堂,首要之义是“好吃”。《十二条》提出,开展预制菜标准化体系建设,健全食品生产全程溯源体系,鼓励权威认证机构开展自愿性认证。依托标准化协会、行业协会,开展预制菜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制订,在江门市实施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中给予奖补支持。指导完善预制菜产业链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升预制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
打响一个品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市将把“侨都预制菜”品牌建设纳入实施“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创建行动,支持预制菜企业申报创建“粤字号”农业品牌,并给予奖励。统筹用好质量强市、涉农资金等财政资金,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品牌推介服务平台,打造“侨都预制菜”公共区域品牌,打响“侨都预制菜”金招牌。
此外,文化是赋予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精神载体。《十二条》提出把预制菜产业文化建设融入乡村文化振兴、全域旅游、“粤菜师傅”工程等工作一体推进,深挖预制菜产业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粤菜文化,孵化预制菜中的产业文化。支持企业在侨乡文化旅游线路、旅游景点、乡村振兴示范带、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等建设一批预制菜体验点,开发侨都预制菜文创产品和预制菜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线路,逐步形成“现代农业+美食文化+休闲旅游”全产业链。(文/毕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