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供港澳生猪约占全国供应量的16.7%,供港澳蛋制品约占港澳市场的90%;累计获认定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1个,数量全省第一;新会陈皮以96.34的影响力指数,位居2020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中药材产业排名榜之首;累计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16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8个,数量排名均居全省第一;全省首创农业投入品追溯平台,全省率先施行溯源加农产品责任保险“农安保”……
食在广东,人尽皆知;产在江门,实至名归。
2020年,江门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全市蔬菜产量170.6万吨,肉类产量28.2万吨,水产品产量80.8万吨;供港澳生猪12万头,约占全国供应量的16.7%;供港澳蛋制品超过7000万枚,约占港澳市场的90%……
食在广东,人尽皆知;产在江门,实至名归。江门农业大市的招牌向来沉甸甸。日前,《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产业将江门列为最高级别的“三星级”核心城市,吹响江门迈向农业强市的“集结号”。
根据《规划》,现代农业与食品重点细分领域发展分为10个千亿级子集群和5个数百亿级子集群。江门在其中的粮食、蔬菜、畜禽、水产、调味品、功能性食品、饲料、南药、茶叶等方面皆属“强项”,与《规划》定位环环相扣,有着出色的“基本功”。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提档升级,聚焦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农业高质高效创新发展平台,推动江门成为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农业创新集聚区、国际化农产品集散地、农业对外开放合作窗口市。”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郑少强说。
农业“富矿”
累计创建省级特优区11个
直播镜头前,主播轻轻一戳产自江门的海鸭蛋,红亮亮的油滑溜溜地往外冒,饱满红润的蛋黄“馋”得直播间里的观众瞬间沸腾。销售通道一经打开,短短两分钟,订单量飙升至45.6万单,交易额过千万元。荧幕背后,东北小伙程浩是这一奇迹的“导演”。
从美国留学归来后,江门海鸭蛋的“香味”深深吸引了程浩,他决心由北向南落地江门创业电商项目。短短两三年,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在程浩看来:“迅速走红的背后离不开江门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自然环境;更难能可贵的是,江门有着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不折不扣的‘富矿’。”
据介绍,现阶段,江门成功创建“1+7+27”国家、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和3个国家级产业示范村镇,建设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43个,形成了六大特色优势产业。这也意味着,江门“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更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对外公布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下简称“省级特优区”)认定名单,我市累计创建省级特优区11个,数量全省第一。
一项项喜人成果,一个个突出数字,充分说明江门在牢牢抓住农业“特色”方面快人一步,走在了全省前列。为加快特色农业现代化,我市积极推动建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培育一批农业企业标准“领跑者”。全市制订发布农业地方标准化生产规程60项,打造各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个。
擦亮“特色”招牌的同时,更要注重做大“优势”效应,全面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下一步,江门将积极探索实施农业产业“链长制”试点,开展五大行动,培育陈皮、大米、茶叶、鳗鱼、马冈鹅、禽蛋等六大百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力争到2023年实现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全链条总产值翻一番,达676亿元以上。
品牌“摇篮”
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全省第一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新会陈皮有着7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新会陈皮的生产销售曾一度跌落低谷,年产值不足300万元。
短短20多年间,新会陈皮“起死回生”,“年薪”涨到102亿元;同时还吸引了社会投资超30亿元,注册经营主体超1000家。新会陈皮也以96.34的影响力指数,位居2020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中药材产业排名榜之首。
“以前卖一块皮,大家不理解其中的价值。谁都想不到,一块小陈皮,经过深加工,走向品牌化,就能改头换面,书写大故事。”作为见证人和参与者,坚守“陈皮梦”20多年的丽宫食品公司总经理区柏余感慨良多。
农业品牌建设向来是贯穿“三农”事业的助燃剂。据统计,江门累计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16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8个,数量排名均居全省第一。此外,我市培育“粤字号”农业品牌124个,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增至203个。
品牌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江门从2012年开始实行《江门市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办法》,带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快农业名牌产品发展。2017年修改后再次印发,累计奖励超过500万元。2020年,我市再度出台《江门市农业品牌培育奖励办法》,进一步提高奖励金额、扩大奖励范围,让品牌兴农的规划图愈发清晰。
“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质量高低难以一眼辨明。因此,高质量的农产品离不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监管体系。现代农业是高端农业、精品农业,江门须打好‘质量牌’。”鹤山市宝润山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红英说。
2019年,江门成功跻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到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追溯、风险应急处理,织就多层次立体式“保护网”,更推出了多个“江门创新”:全省首创农业投入品追溯平台,全省率先施行溯源加农产品责任保险“农安保”,建设应用江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公共服务平台……
“从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溯源体系,打造一张张可追溯的农产品‘身份证’,到建立‘市—县—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网格化体系,我市实现食品从田间地头到餐饮消费的全链条互动监管,连续十年‘零’事故报告。”郑少强说。
人才“温室”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超5000人
炎炎夏日,大棚内嫩绿的水培蔬菜郁郁葱葱,水培装置里的涓涓细流通过循环系统,在水池与管槽间流转;往水池抛下一把干蝇蛆,一群鱼儿跃出水面,争相进食——这是香港青年罗伟特、梁立锋、谭慧敏三人打造的“鱼菜共生”项目时常上演的一幕。
2016年,罗伟特、梁立锋、谭慧敏来到江门从事“鱼菜共生”项目研究。2019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鱼菜共生生产系统正式落地。罗伟特等三人参加当年的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初创企业组一等奖。同年11月,三人在“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以农业农村初创组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荣获金奖。
罗伟特等三人并没因此松懈。“过去一年多,我们一直致力于将科研成果产业化,鱼菜共生循环农业植物工厂日益扩大,蔬菜年产量已达1000吨,成功认定‘ 菜篮子生产基地’,同时已在香港、中山、开平等地开展多个技术输出项目。”罗伟特说。
罗伟特等三人“现代农业梦”的绽放,背后是江门大力培育乡村人才的“温室”效应,目的是以人才带动城乡间市场、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和理念等方面密切联动、深度融合,让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目前,江门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8人,累计创建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27家,认定72名省农村乡土专家。累计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分别达53家、42家和45家,一批又一批有干劲、有知识、有梦想的乡村人才正在让乡村发展日新月异。
不仅要解决谁来干,更要聚焦怎么干,注入科技力量,攻关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重大关键共性问题,推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走向广阔的侨乡大地。坐落于开平市苍城镇的江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江门全力打造的农业“硅谷”。该园区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热科院和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等10多个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中国农科院华南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累计开展科研项目42个,科研投入超5000万元。
当下,江门正持续推进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 (江门)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建设。同时,我市在台山、开平、恩平三地跨区域打造现代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产业园核心区已累计撬动12家农产品加工冷链企业总投资33.47亿元,未来这里将“铸造”成为全省冷链物流产业“航母”。
食品“森林”
生产企业数量达1300多家
走进位于开平市的广东嘉士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士利集团”)生产车间,迎面而来的是一股股争先创优的生产热潮。作为一家老字号饼干企业,60多年来,嘉士利集团不断谋求创新发展,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4.84亿元,利润超1.2亿元。
嘉士利集团的传承与创新,是江门食品产业发展的缩影。作为广东食品制造业重点发展区域,江门具备良好的食品产业基础,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食品·广东江门)”“中国食品工业生产基地”。据统计,2020年江门市食品工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2.54亿元,居全省第四。
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食品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了蓬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新会保健食品产业园和开平食品产业园等三个专业食品产业园,初步形成了以无限极、睿智医药为代表的保健食品产业集群;以顶津、天地壹号、宝矿力为代表的健康饮品产业集群;以李锦记、东古、味事达为代表的调味品产业集群;以康师傅方便面、嘉士利饼干为代表的主粮深加工产业集群。
“江门丰富的农业资源为食品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加上江门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区与粤西连接的重要交通枢纽,吸引了不少创业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得益于此,江门的食品生产企业发展迅猛,数量达1300多家,规模达到全省第二。”江门市食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杨文昊说。
近年来,我市食品生产企业主动谋求转型升级,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进智能化改造,大力探索电商销售模式,却也遇到了新的瓶颈。“由于缺乏高端技术人才,我市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提升屡遇瓶颈,生产智能化改造进程缓慢,导致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很容易被市场淘汰。”杨文昊说。
5月,江门正式启动“链长制”,作为我市重点产业集群中的一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产业发展,出台系列政策“组合拳”,为食品产业发展激活力、添动力、聚合力。
5月25日,江门市食品行业协会成立。江门市食品行业协会会长黄铣铭表示,协会将大力开展食品技术合作交流,带动相关产业链和企业加快发展,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同时,协会将加强会员单位与政府、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助其制定发展规划、开拓市场等。
“根据《规划》,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产业将江门列为核心城市,成功将江门食品行业的发展上升到了省的高度。‘站’得越高,也就‘看’得越远。一项项扎实有力、指向明确的政策方针,加上企业间的聚集发展,无疑将让江门食品行业在新发展中勇立潮头、创新升级,擘画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江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