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7日,全市抢收面积已超过早造播种计划的一半。图为开平市赤水镇沙洲村农民在抢收夏粮。
□文/图 毕松杰 邝文杰
“这些天,我们兄妹都是‘捱通宵’,什么时候停雨就什么时候开收割机去抢收,周边村镇的大耕户都排着队等着。家里的烘干厂也是日夜运转,没停过。”连日来,恩平市良西镇婆山村的农机手邝雪红忙着将夏粮抢收、归仓。
今年江门市春播面积8.8万公顷,其中早稻播种面积8.5万公顷。受近期连续强降雨天气影响,全市约4200公顷水稻受灾。市农业农村局全面统筹、调配资源开展救灾复产,打好夏粮抢收“保卫战”。截至7月7日,全市抢收面积已超过早造播种计划的一半。此外,今年我市早稻比计划多种533公顷,预计总产量与往年持平。
千方百计争取“江门粮”颗粒归仓,是侨都心怀“国之大者”,端稳“中国饭碗”,竭力为全省全国稳住农业基本盘的担当体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市农业农村局聚焦市委“1+6+3”工作部署全面发力,持续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深入实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推动乡村人居品质提升,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打好组合拳确保颗粒归仓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稳定经济社会民生的“压舱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
农作物病虫测报智慧农业控制平台“虫”脸识别,为水稻生产解决“成长的烦恼”;多架植保无人机空中实施播种和精量施药飞行作业,实现“一机抵百人”的高效作业;拖拉机、旋耕机、水稻直播机等机械“排兵布阵”……今年3月,由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2年春季农业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在台山市中国农业公园举行,吹响全市春耕生产“冲锋号”。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超过3000万元,有效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完成春播面积8.8万公顷,其中早稻播种面积8.5万公顷,比计划多533公顷;大豆播种面积1113公顷,完成全年目标的51%。
粮食高效不仅是“产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今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田间管理和救灾保产技术指导,根据早稻长势分类指导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并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托管模式、半托管模式服务,推进跨区作业,推广先进药械和稻谷烘干技术,实施机收减速损,成熟一片收获一片,确保颗粒归仓。
统筹利用撂荒地,稳定并提高粮食种植面积,是与提高粮食单产同样有效的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市农业农村局坚持“藏粮于地”,防止耕地“非粮化”,印发《江门市撂荒地复耕复种整治方案》,建立撂荒地奖惩机制,连续撂荒2年以上的地块由村集体依法统筹经营,大力“唤醒”连片1公顷以上可复耕的撂荒地,目前已完成4300公顷,远超省下达的任务1700公顷。
深入实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行动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高质量建设大湾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起草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加快陈皮、大米、鳗鱼、茶叶、马冈鹅、禽蛋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市农业农村局接连发布《鼓励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生产奖励申报操作指南》和新增暖企惠企农业政银保担合作贷款补贴,重点支持陈皮、大米、鳗鱼、马冈鹅、茶叶、禽蛋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经营主体,单个主体最高分别奖励100万元和补贴10万元。
“农业部门的政策对于我们扩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有着不小的补贴,也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态度,我们养殖场也可以享受到这波政策‘红利’,进一步完成水、电、路等设施配套的完善升级。”蓬江区五洞鳗鱼专业养殖合作社领办人冯广良说。
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达13.4%,增速排全省第三,拉动我市GDP增长2.02%,各类政策有效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为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的“压舱石”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行动,全面推行农业产业‘链长制’,力争今年实现全链条总产值530亿元、增长25%以上,做强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将加快现代农业集团建设,进一步整合农业、林业相关土地和企业等资源,做强做优做大市农控集团;积极创建台山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打造现代渔业产业集群,推动泰宏等水产项目落地建设,建设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以示范区为载体带动精深加工、休闲渔业、渔业装备等产业发展;谋划创建省级RCEP农产品加工及贸易区和新会陈皮、台山鳗鱼RCEP农产品国际采购贸易中心,打造 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加快打造全球华侨预制菜集散高地
近年来,预制菜逐渐走上百姓餐桌,被业界预测为“下一个万亿级餐饮市场”。作为中国侨都的江门,承担着沟通海内外重要“窗口”的功能,市农业农村局也积极推动“侨都预制菜”摆上国内外餐桌“中心位”。
“我市得宝、远宏、越好、恒益、益膳等企业生产的酸菜鱼、豉油鸡、烤鳗、烧鹅、猪脚姜等预制菜产品已在海内外市场流通销售,产值超10亿元,名声在外,有良好的基础。”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预制菜产业,大动作频频:2月16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全市预制菜产业有关经营主体、行业协会、金融和技术机构等单位,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发起成立江门预制菜产业联盟,开展预制菜全产业链研究;3月7日,“侨都预制菜”首批菜品发布会举行,预制菜界的“侨都十二钗”出道;5月18日,江门首单预制菜专属定制保险落地;6月2日,成功推荐蓬江区预制菜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
当下,市农业农村局高位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按照“一园四区”跨县(市、区)打造一个市级预制菜核心平台的战略布局,高标准建设江门预制菜产业园,并充分发挥省级优势产区江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全省唯一以“厨艺”命名的广东厨艺技工学校等本土优势,不断壮大江门预制菜产业。
近段时间以来,广东省出台了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市农业农村局也牵头起草发布江门预制菜十二条政策措施,两者在建园区、强科研、育主体等方面高度一致,为江门预制菜产业“扶上马,送一程”。
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局将把“侨都预制菜”品牌建设纳入实施“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创建行动,支持预制菜企业申报创建“粤字号”农业品牌,并给予奖励。同时,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品牌推介服务平台,打造“侨都预制菜”公共区域品牌,打响“侨都预制菜”金字招牌,加快打造全球华侨预制菜集散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