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在全面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期,江海区第十次党代会今日隆重召开,全区各条战线的党代表齐聚一堂,为江海区高质量发展明确方向、谋求跨越。
过去5年,是江海区抢抓机遇、励精图治、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5年,也是迎难而上、团结奋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5年。
5年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特殊困难,面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压力,面对各地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积极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完善思路举措,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全面统筹城乡发展,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全面从严管党治党,面对激烈竞争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争先进位,努力描绘宏伟发展画卷,谱写全新篇章。
强 经济
加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5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获评广东省制造业发展优秀县(市、区);
引进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109个,总投资达800亿元,创历史新高;
高新区综合排名从2015年的全国第77位大幅跃升至2020年的第59位;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创新平台数量、孵化载体面积,科技支行总量,城市品质提升全市考核、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等均列全市第一。
一组组亮丽的数据,一个个崭新的第一,一项项丰硕的成果,印证了江海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极不平凡的历程。
5年来,江海区不断激发发展动力活力,聚焦建设“创新型经济主导的高水平高新区”目标定位,以及全市唯一国家高新区的更高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跳出江海看江海,将江海区置身全省、全国寻找定位、谋划发展,经济综合实力、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我们顶住压力、抢抓机遇,啃下了许多制约发展的‘硬骨头’,引进了许多打基础、攒后劲、利长远的好项目,构建起全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把‘两难’变成‘两全’,奋力推动‘双统筹’取得重大成果。”江海区委书记聂加伟这样概括过去5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是江海区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走“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之路,5年来江海区工业经济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德昌、优美科、麦克韦尔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扎根发展,带动形成高端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集群,集群总产值突破300亿元,“江海制造”一路向上,在新发展阶段,真正承载起“工业立区”的发展使命,承载江海新未来。
紧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江海区真正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到广深港澳等大湾区一线城市“敲门招商”,引进总投资800亿元、近110个科技含量高、行业地位优势明显的优质项目,平均每个工业项目投资规模超7亿元。5年里,江海区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近七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经济发展的“底盘”。
勇 争先
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既稳且实
从全国第77位到59位,靠着不懈奋斗,连年争先进位,5年来,高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成为全市领头羊。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江海区把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建设科技园区,拿出最高1000万元,用真金白银鼓励创新。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资助,选取一批知名度高、科技实力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给予最高150万元的研发补助,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科技人才引育,江海区委、区政府也有自己的一套:成立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高新分中心、高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在江海碧桂园购置134套人才公寓,为博士后等高端人才提供安居住所。
如今,江海区创新人才加快集聚,拥有广东“特支计划”2人、硕博士428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506人、高技能人才1.2万人;也是全市唯一拥有省级大学科技园的市(区),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大学科技园依托高科技企业以及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高水平专业群,以市场为导向,持续完善“产、学、研、投、用”的新型产业孵化体系。
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江海区亦拥有全市最多的科技支行,建成全省首个园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率先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实验区暨金融科技产业化基地”创建试点工作。
创新氛围不断浓厚。如今的江海区创新主体众多,高企存量达407家,是“十二五”时期末的7倍之多,乔亿光电科技、优巨新材料、资迪科技环保等9家高企被评为广东省成长千强企业。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长到4%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64%,产值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全区拥有新型研发机构、工程中心等364家,国家、省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7家,孵化载体面积超50万平方米。
作为一地经济发展“含科量”的衡量指标,江海区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既稳且实,区域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区域活力持续迸发。
深 改革
基础设施“硬联通” 体制机制“软联通”
坚持以“双区”建设为牵引,5年来,江海区改革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扎实推进,5年来江海区新建、改扩建道路38条,完成交通投资106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5倍,形成城轨、高速路、省道、城市主次干道和水路相互交织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体制机制“软联通”不断优化,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江海区“粤港澳一窗通办、跨城通办”等服务模式改革持续深化,进驻大湾区通办窗口事项超100个。“侨梦苑”核心区建设扎实推进,江海区5年累计引进大型侨资、外资项目20个,投资额超120亿元。
“放管服”改革、“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四个一”工作机制和“承诺制”“清单制”“委托制”“容缺审批”有效实施,实现开办企业1个工作日办结,项目审批平均提速超1个月,江海区圆满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任务。从商事制度改革、投资承诺制改革到引领全市的“评定分离”改革,营商环境的打造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为江海区进一步全面提升改革综合效能和整体效应谋篇布局。
办 实事
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过去5年江海区的“民生账本”,一组组数据记录着百姓不断提升的获得感,一项项民生工程见证着群众持续上升的幸福指数。
5年来,江海区民生投入55.26亿元,年均增长12.3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基本实现全民医保;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标准新建学校7所,升级扩建中小学校20所,新增公办优质学位1万多个;建成全市唯一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投资33亿元的高水平三甲医院正在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建成国家一级文化馆1家,省一级文化站3家,文体广场66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全市第一;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100%,河长制湖长制市考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等次,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今年,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过程中,江海区把“增加3000个优质学位”作为“头号工程”,在上半年提前完成,招引“双一流”、高水平师范院校教师的数量突破400人,并在义务教育“双减”工作中走在全市前列,推进课后服务,探索暑期托管。今年高考放榜时,江海区取得多年来最好成绩,更有体育类考生勇夺满分,冲入全省前三甲。
5年里,江海区卫生事业从单纯的救治走向加强预防、注重保健,从单一的医疗卫生服务走向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全方位健康服务,为广大群众铺就了一条稳健可靠的“健康之路”。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之时,江海区全体党员干部挺在前,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疫情防控应急预案、重点人群信息均在第一时间发布,数次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既快又稳,获群众点赞;PCR实验室建设成为全市样板工程,疫苗移动接种车等创新手段,跑出疫苗接种“加速度”,全区上下凝聚起抗击疫情磅礴力量。
5年里江海区也成为全国基层治理的典范。全国首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创建工作获民政部高度肯定,英南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海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近期,江海“法治广场”启用,全省21个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赴江海学经验,聆听江海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故事。
坚守人民情怀,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从保民生、兜底线的整体谋划,到可圈可点的具体措施,江海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高 颜值
城乡协调发展出新出彩
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梦想。5年来,江海区努力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从立下城市品质提升的“军令状”到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从城央绿廊惊艳亮相到下沙蝶变的故事频频走入人们的视线,在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出新出彩中汇聚民心、激发活力。
5年来,江海区累计完成城市品质提升工程163项,总投资121亿元,城市品质提升连续三年全市考核第一。利用3年时间,江海区把城央绿廊从江门船厂延伸至港澳码头,沿江门河、西江边高标准建成总长超10公里,纵深约1公里,集休闲运动、工业遗存、总部经济及观光于一体的城市河滨休闲景观带,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省级万里碧道工程的试点项目。
下沙水上人家、江门纸厂、油湾等老旧片区的城市更新有效推进,儿童公园、江海云道、体育公园、外滩湿地公园、龙溪湖公园、阅读中心、时尚运动中心、“两馆一中心”等民生工程和江海广场、万达广场等城市配套相继建成,数十个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迅速拉升城市品位,从城央绿廊规划的久久为功,到城市CBD的脱胎换骨,形成了人们心中独特的“江海印象”。
城市与乡村同步蝶变,江海区乡村振兴工作领跑全市,连续三年代表全市参加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先后位列粤西片区第一名、第二名,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连续两年在市考中排名第一。如今,江海区乡村振兴工作“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已全面实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功创建,都市农业生态公园和乡村绿廊建成开放,“三清三拆三整治”“厕所革命”“四好农村路”等任务全面完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基本建成。
抓 党建
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
回首过去5年,江海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思想根基不断夯实。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江海区完善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闭环落实机制,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全区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
聚焦组织体系建设,江海区积极落实省委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和市委基层党建“十大专项行动”“亿元保障计划”,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获评全市“基层党建示范区”,英南村党总支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江海区全面完成主题教育检视问题和上级巡视反馈意见、审计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全区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长效机制逐步建立,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