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篇
“彩蝶翩翩戏碧波,身姿娇美舞婆娑。”“灯似繁星别样多,村前照耀胜银河。”看到村容村貌“大变脸”后,蓬江区杜阮镇子绵村村民李炜棠有感而发写下诗句,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对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肯定和满意。
近年来,我市把美丽乡村建设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体谋划、一体部署,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创建、万村整治”、推进“厕所革命”等,解决了农村长期以来“脏乱差”难题。
目前,我市所有自然村完成环境基础整治,实现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自然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覆盖率、村庄保洁覆盖率、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五个100%”,建设农村“四小园”(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小公园)超1万个,让乡村“颜值”更高,让百姓生活更“美”。
全域完成人居环境基础整治
新会区大鳌镇东风村,居民世代依水而居,是该区水产养殖界的“扛把子”,也是美丽水乡的“代言村”。曾经,一批批投资商乘兴而来,却败兴而归,原因是蔓延总长近2公里,令人望而却步的大量涉河违建。
随着“三清三拆三整治”在江门全面打响,借此契机,东风村全体干部群众下定决心“拆”出一个新未来。一河两岸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经济型酒店、家庭民宿等业态逐渐兴起,村民出行通畅度、停车便利度、屋前开阔性,都有了显著提升。
撬动社会资本和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首要的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人”,这样自己更“体面”,“客人”更愿意留下,发展美丽乡村也才更有底气。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市先后部署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环境整治、“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3+2”行动(“廊道”整治)。全市所有村庄已完成人居环境基础整治任务,80%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一条条村庄向“洁净美”乡村迈进,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6月16日,市政协“委员议事厅”2021年首期节目“搬”到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共聚村前大榕树下,置身处地于乡村大地之中,以“如何让乡村更美,振兴路更宽”为主题开展议政协商。
节目录制过程中,村民何炳利在台下拍手称赞,连连叫好。“台上讨论的,我们都深有体会。村子里住了几十年,眼看着以前一片片烂泥砖屋、水田和荒地变成公园、荷塘和水泥路,变化翻天覆地。乡村变美了,生活那叫一个滋润。”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日新月异,江门美丽乡村建设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串起了当地百姓小康路上的“幸福链条”。
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
石板沙,西江上一个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的孤岛村落,至今延续着内河疍家人的生活方式,有着独特的水乡风情。乘着乡村振兴战略东风,曾经的孤岛村落“闯”出了名堂。
“我们引入文旅公司‘村企合力’,建成疍家文化中心,打造文化创作基地,引入墙画艺术文化,同时升级风情街、亮化中心河、建设文化馆、开办、主题民宿,打好乡村旅游牌。”石板沙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的石板沙,村子变美了,村民腰包也变鼓了,摇身一变成为国家3A级景区、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每年吸引约50万人次上岛旅游,旅游收入高达约3000万元。
侨乡大地上,一座座散布在阡陌间、掩映于山水中的村庄,正勾画出一幅幅恬静、水清、村净、景美的绚丽画卷。据统计,全市61%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全年乡村旅游人数超2000万人次。
同时,美丽乡村建设带动社会资源投入持续加大,开平市有力推动国有资产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塘口镇引入华南理工大学团队,采用EPC模式高水平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典范;赤坎镇依托中信产业基金开发的赤坎古镇文旅项目带动周边美丽乡村建设。台山市斗山镇浮月浮石片区通过与侨胞签约的方式盘活村中28座碉楼、书室,计划引入社会资本整合全村碉楼资源,进行修葺包装活化开发。鹤山古劳水乡片区成功引入华侨城集团投资开发文旅项目……
“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是1.0版。接下来,我们将出台江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开展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示范片建设,积极打造美丽乡村2.0版。”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钟国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