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流光溢彩的“司前金龙”传承着百年民俗文化;在这里,一个个以“龙”字命名的自然村彰显着文化自信;在这里,团结敬老的文明乡风谱写着和谐的旋律。这里便是司前镇石步村,被人们称之为“金龙之乡”。
市级非遗“司前金龙”的诞生地
石步村位于司前镇的西部,距司前圩镇中心9公里,与开平市、鹤山市一河之隔。石步村古称“云步”。据史载,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坑口村附近有条运河,为了便于货物上落,村民用石块砌成一个埗头,因此运河叫“石步河”,而坑口村东山麓的圩市将圩市命名为“石步圩”,石步村因而得名。
石步村又被人们称之为“金龙之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前金龙”诞生于此。在这里,无论是传承还是保护,“司前金龙”都深入人心,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石步小学。2016年,新会区文化部门将石步小学确定为“司前金龙”新会区非遗传承基地。记者看到,用纱布做成的、68米长的金龙团成数圈,用木棒支起,专门存放在一间教室中。
每天傍晚,是石步小学小金龙队的训练时间。采访的时候,记者正好看到队员们的精彩表演:跨步、转手、穿手、翻动,一红一黄两条小金龙在数十个孩子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中,飞翔翻腾、盘旋游走,活灵活现。
“司前金龙”舞动起来极具观赏性。表演者各举一节木柄,左右挥舞。在龙珠的引领下,金龙在空中上下翻腾,“钻、缠、跳、翻、绕、滚、腾”,环环相扣,舒卷自如,姿态优美。
“舞金龙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为了传承好市级非遗,学校有老师专门指导学生训练,已经培养了几届学生。”石步小学校长梁活柔表示。
“‘司前金龙’民俗文化已有180年历史,体现了石步人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每逢节日、大型活动,都有舞金龙活动。”石步村党委副书记李仕能介绍,相传古时石步河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村庄,村民苦不堪言。村民祈求风调雨顺,并设法降服“河怪”,决定制作金龙来镇村治洪。通过舞金龙,“河怪”得以降服,石步村从此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于是,逢年过节,或有喜庆大事,舞金龙便成了石步村的传统活动。传承“司前金龙”从娃娃抓起,石步小学通过教学方式,不断将该项文化发扬光大。
“在村里,参加舞金龙的都是经挑选的青壮年村民。舞龙队伍以大旗在前,接着是一对铜锣开路,然后彩旗拥着一面大鼓,随后是旗牌、一对大灯笼和火把。腾龙期间,村民都在龙身下穿过,祈求身体安康。舞金龙的动作体现豪放、神威的风格特点。”李仕能说,舞金龙时,龙头、龙尾都随着鼓声,一般十步一转手,动作一致。龙头在龙身下穿插翻转称为串龙门。由舞龙珠者引龙从外到内,一层层地打圈,龙头被卷入中央,向上高高扬起,形成“打龙饼”,颇有气势,非常精彩。
弘扬敬老爱老美德
龙吟、三龙、峨龙、岐龙……在石步村,随处可见以“龙”字命名的自然村,字里行间彰显着文化自信。
“龙”的文化不知道何时在石步村起源,又与石步村的历史一脉相承,但我们现在仍能看到,“龙文化”孕育出团结敬老的文明乡风,这种美德已深入到石步人的血脉之中。
石步村党委宣传委员梁优梨告诉记者,石步村共有5座建于民国时期的碉楼,分布在坑云龙村、中云龙村、锦龙村、塘唇村,是石步人团结一心的见证。在中云龙村,记者看到,矗立在田野之中的2座6层高的碉楼相隔仅几步之遥,互相守望,至今仍保存完好。
“民国时期,匪患突起,人心惶惶。村民们为了保护家园,便商议集资盖碉楼,一致对付匪患。当时村里一共盖了3座6层高的碉楼,其中一座后来被拆了。”今年98岁的中云龙村村民李锐仍对碉楼的故事记忆犹新。他回忆道:“盖好碉楼时,我大概7岁。碉楼平时不适合住人,用于临时避难。每座碉楼有20个房间,一间房住一家人。一旦发生匪患,警报拉响,村民们便立即冲进碉楼,关上铁门,并从窗眼对土匪进行攻击,让土匪束手无策。”
李锐说,虽然碉楼现在已经失去作用,但却是中云龙村凝聚力的有力见证,这种团结友爱的精神要代代传承下去。
除了舞龙活动,石步村几乎每年都定期举办大型敬老活动。石步村有80岁至90岁老人140名,有90岁以上老人36名。几乎每年10月石步村都举办重阳敬老活动,设宴数百席,招待石步村等地1000多名年过六旬的长者。其中最隆重的敬老活动要数“金龙之乡云步重阳孝道文化节”,聚餐、晚会、舞龙等系列活动在全村铺开,轮番上演,热闹几天,大力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村民都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齐聚一堂,陪着老人家吃饭、看节目,尽孝道,知感恩。”梁优梨说。
“因疫情防控需要,我们这两年停止举办大规模的聚餐活动,改为上门慰问。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也是提升农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石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焕权认为,百行孝为先,文明乡风从孝道做起,不仅提高家庭的文明程度,又增强石步村的凝聚力,让人人为推动和促进乡村的稳定、和谐、进步,尽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