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下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冀率队到五邑大学调研高校党的建设和推进大中小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提出要充分用好江门的文化资源,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
调研组参观了“两基地两中心”(党员教育基地、江中珠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马克思主义教育虚拟仿真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中心)。在听取了五邑大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廷根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的工作情况汇报后,陈冀指出,近三年,江门市委宣传部与五邑大学携手打造了“侨批中的党史”、舞剧《侨批·家国》、诵读剧《侨批·中国》等一批优秀作品,用本土艺术精品阐释侨乡文化,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实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陈冀强调,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学校要把课内同课外相结合,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江门的文化资源,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受青少年追捧的热门课程。重点抓好“三个一:
一是紧扣一条核心主线,即守正创新。加强思政课建设是侨乡江门“所需”,更是时代所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守正”就是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传承长期以来思政课的好传统、好经验和好做法。“创新”就是“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深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努力拓宽教育教学的路径和场域,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借鉴暨南大学好的做法,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重点,做优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学科”、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主课”。
二是开展一场探索实践,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探索实践。推动大中小学生思政课一体化意义和价值在于,实现对不同学段的贯通式培养,打破过去的割裂分散的状态,形成一种整合性的力量,实现一种贯通性的育人。这是一种创新实践,必须立足江门实际、突出江门特色,形成江门经验。要加快构建“上下衔接、纵横贯通、循序渐进”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格局。五邑大学要当好“头雁”,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和方法,发挥好思政课教育联盟的平台作用,加大对中小学思政教师的培训指导,常态化开展“面对面”“手拉手”备课、磨课、研课,举办“金扣子精品思政课PK赛”“名师讲坛”等活动,不断提升江门市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
三是答好一个时代课题,即让思政课“潮”起来。思政课不仅要有意义,还要做到“有意思”,要把大道理、硬要求柔化,让学生“爱听、爱讲、爱学”。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要强化思政品牌“本土化”特色,深化“艺术党课”“音乐党课”“碉楼下的党课”等品牌,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衔接,探索思政教育载体立体式拓展,形成“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虚拟+实景”的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