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门交通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抓住“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机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奋力当好建设新时代侨都的开路先锋,在侨乡大地上绘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十载踔厉奋发,十载风雨兼程,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将推出“喜迎二十大.江门交通这十年”系列报道,一起感受我市交通运输十年来的不凡变化,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敬请垂注!
农村公路,是支撑乡村发展的“毛细血管”。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精心打造“畅、安、舒、美”的致富路、民心路、幸福路。侨乡大地上,一条条宽敞平整的“四好农村路”畅乡通村,宛如玉带般蜿蜒盘旋在绿水青山、碧野田畴之间,把生态旅游、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资源串珠成链,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制定印发实施方案,成立市、县两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改善辖区农村交通条件、构建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体系为目标,科学统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
十年来,全市共投入17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约1908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67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整治约600公里。
2018年,实现全市1050个行政村“村村通班车”目标。
2019年,实现全市2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
2020年,实现全市砂土路清零,100人(或20户)以上自然村通畅率达100%,等级公路比率及路面铺装率达100%。
红色+公路
“四好农村路”建到哪里,党的旗帜就插到哪里。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高规格打造“红色+四好农村路”党建品牌,分别与镇、村党组织建立党建结对帮扶工作站,共建了“三心铸路桥”、“渔光温情路”、“侨乡幸福渡”、“最美侨路”等党建品牌,形成“党建推动、示范带动、上下联动、群众互动”的工作模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建设“四好农村路” 的工作优势有力支撑。
“建养并重”是发挥农村公路效益的长效机制。为提升农村公路管养和路域治理效能,市交通运输局“敢为人先”,于2020年6月在全省内率先采用“外业核查+卫星遥感校核”模式,对全市农村公路开展全方位普查,破解了传统路检覆盖率和效率低、人手不足等问题,形成了全面、真实、准确的农村公路数据基础,为科学管养提供信息化支撑。为有效打击非法超载超限等交通运输违法行为,维护“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新会区、鹤山市率先在全省打造首批镇域农村公路非现场治超执法系统,为农村公路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乡村经济以路为媒,因路而兴。农村公路网络的日益完善,打通了乡村振兴“出”与“进”双向道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畅通了杜阮凉瓜、新会陈皮、台山富硒米、大沙茶叶、恩平四薯等江门特色农产品销售的流通渠道,为产业扶贫注入活力;带动了蓬江区良溪村文化古村落、江海区荷香生态园、台山市东南亚风情村、鹤山市古劳水乡等热门景点,加速了全域旅游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发家奔小康的门路,让农村百姓的实惠不断“加码”。
为进一步释放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的动能,市交通运输局先后在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农村建成集客运、物流、旅游、超市于一体的“四合一”客运站场,并通过建立奖补机制、新增客运线路、延伸已有客运公交线路等措施,不断拓展农村客运覆盖范围,提升农村客运服务品质。各县(市、区)在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等级AAAA级及以上的达100%。
打造有文化的农村公路,才能够真正留住乡愁。全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坚持示范引领,结合当地特色资源,串联起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人文符号,打造“一路一特色”精品农村公路,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地方的靓丽名片。
开平“最美侨路”塘口示范路由赤马线、交四线、交锅线、强亚村道等路段构成,结合世遗廊道、碧道游线的建设,将沿线世遗点自力村碉楼群、立园、碉庄、红色教育基地谢创故居等最具价值的乡村、华侨文化、红色资源有机融合起来,配套建有六个结合碉楼元素的公路驿站,成为了具历史沉淀的文化游径,实现了交旅深度交融。
恩平县道X831线牛皮仔至良西那湾段以“农村公路+旅游+生态”绿色环保理念进行设计打造,沿线设置了特具风格的公交站亭和观景台,公路两旁选种了四季风景林,农耕文化涂鸦壁画随处可见,配套了3个集温泉旅游、土特产销售、充电桩等功能于一体的侨乡特色综合性驿站,设有2个“花林绿地”公园,并串联多个温泉和花海旅游景区,已成为众多游客前来打卡的“网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