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推动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年来,江门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总目标,以创建“红色+四好农村路”党建品牌为引领,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侨乡历史风貌传承结合起来,与提升沿线老百姓生活质量结合起来,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高质量打造一条条兴农惠农的康庄大道,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一条条农村公路平整干净
道路两侧景观相映成画
八方游客慕名而来品尝碧绿凉瓜宴
“四好农村路”建设展开蓬江区乡村振兴新画卷
我们一起来看看
蓬江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经验和亮点
近年来,蓬江区紧紧抓住建设 的重要历史机遇,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全方位打造美丽新农村。到2020年6月底,蓬江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13.88公里,江门大道、滨江大道、迎宾西路、潮连大道等贯穿各镇(街),并全部连通高速公路;其中县道9.624公里、乡道164.634公里、村道286.568公里。农村公路实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畅”转变,“四好农村路”的建设,逐步成为蓬江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打造美丽新农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提升群众出行质量、增强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支撑。
蓬江区以“红色+”为引领,与市交通运输部门联动共建“红色+四好农村路”党建品牌,在党员教育、公路养护管理、公路建设技术指导等各环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村民参与共建的热情,凝聚合力为“四好农村路”建设提质增效。
创新实行“红色指数”评价工作,摸清建设关键节点和难点,科学编制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不断加快推进示范道路硬底化建设、路面改造、道路美化绿化等工程,加快建立乡村道管养长效机制。
蓬江区依托松岭村革命老区、良溪村文化古村落等光荣传统,设置结对帮扶工作站,打造党员教育阵地,加强历史文化宣传推广,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和活力。
坚持部门联动
蓬江区成立由副区长为组长,交通、住建、财政、城管、各镇(街)等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制定目标考核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健全管养机制
建立和完善县乡公路养护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明确县、镇、村及属地交通、公路部门的管护责任,分级别、分区域、分路段落实养护主体责任。各镇政府作为“四好农村路”创建的具体实施主体,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使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逐年提升。
保障资金投入
建立以公共财政分级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机制,每年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通过争取上级支持、企业赞助和个人捐资等形式筹措县乡公路建设和管护资金,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蓬江区累计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完成共里程83.3公里的县道升级改造和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同时,加大投入,对示范路、村道、老旧桥(涵)进行升级改造,推进棠下乡道棠良线(良溪古村)、乐公线(公坑寺)、杜阮杜比线(比石风景区)和荷塘东提路建设,打通江门大道、滨江大道等主干路网与沿线村的连接线,完成迎宾西路(原杜阮南路)、县道松古线S532福泉路段以及乡道Y222瑶子线杜阮北段、Y107连海路(潮连大道)、Yl01龙湾路等主干道公路建设。
01.建好
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和技术标准,落实“三同时”、“七公开”制度,全面落实设计、施工、监理和业主单位的质量责任制。
蓬江区把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列入区、镇街年度考核目标,各镇、村制定了农村公路管理和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建立巡路、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加强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全面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责任。
蓬江区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加大养护资金投入,设立镇(街)级农村公路管养机构,制订每年度农村公路养护目标,实行每月指导检查和评级。完善道路安保设施,安装完成10公里钢护栏,在潮连大桥、荷塘西江大桥配置了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近年来,蓬江区县道年平均好路率均达到95%以上,乡村道年平均好路率均达到90%以上,公路路况水平明显改善。
蓬江区不断推进民生服务,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农村客运站招呼站,建制村通客运班车比例已实现100%。大力构建综合物流体系, 农村物流网络覆盖各县镇村。在“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带动下,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杜阮凉瓜、凉瓜美食文化旅游节等远近闻名,成为了江门市乃至粤港澳地区知名度极高的特色知名农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