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江门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的关键时期。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科学指导未来五年江门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为凝聚起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使规划编制更加贴近群众需求,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市委政研室、市发展改革局组织开展“我为江门市‘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诚邀社会各界人士为编制好江门“十四五”规划出谋划策。
请识别以下二维码,查看建言献策精选!
一、活动时间
从即日起至2020年11月20日
二、活动内容
围绕“十四五”时期江门加快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目标,在改善民生福祉(就业、收入、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安全、生育、养老等)、形成立体互联的基础设施布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重大项目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融入“双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打好五邑“侨”牌、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
希望社会各界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市情,突出重点,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通过今后五年的共同努力,推动江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参与方式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活动:
(一)电子邮箱:jm_fgj@126.com(主题请注明:我为江门“十四五”建言+关键词);
(二)邮寄地址:江门市蓬江区白沙大道西1号综合楼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规划综合科(来信请注明:我为江门“十四五”建言+关键词),邮编:529000。
期待您的踊跃参与,诚邀您为江门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建言献策精选
01
加快 建设
1.对接 ,谋划高品质的重大平台园区建设,承接 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和外溢。
2.十四五期间要把体制机制工作作为江门推进大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02
对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1.加强与深圳的工业合作,建设深圳珠西产业合作区,加快我市工业发展,做大工业总量。
2.强化与广深软硬环境对接和协调发展,主动承接广深产业外溢,探索构建“广深总部+江门基地”“广深研发+江门制造”产业合作体系,完善产业跨区域转移的资源共用、利益共享机制。
03
基础设施建设
1.密切关注大湾区城际轨道规划建设,快速拉近与广州、佛山、珠海等大湾区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
2.以建设珠西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并推动相关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硬件”及“软件”建设,打造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04
全面深化改革
1.要突破营商环境瓶颈,吸引投资和资源,要以侨乡发展为媒寻求国家有利政策支持。
2.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以供应链为纲、以提高供应链竞争力为核心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低端制造业的升级、产业链的延伸和服务业的融合、政府放管服的改革,把我市的供给竞争从企业竞争升级到供应链竞争。
05
创新驱动发展
1.加强创新激励机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建设,补助专利申请。
2.支持五邑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环五邑大学创新生态圈。
06
现代产业体系
1.大力发展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电子信息)、生命和大健康、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兴产业,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加快人才岛建设,从投资效应生发人才效应、研发效应和产业效应,以其为核心打造滨江总部聚集区、金融、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07
海洋强市
1.与粤西沿海城市合作发展滨海大旅游。
2.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重点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深海数据传输、海洋卫星通信、涉海新材料等海洋科技产业,建设 海洋科技高地。
08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1.要提高“双循环”地位,并放在规划中重要位置,建议“双循环”要针对自循环提出工作方向。
2.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推动社会再生产循环往复顺利进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09
五邑“侨”牌
1.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2.积极推进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建设。
10
区域协调发展
1.区域融合发展,不止要着眼于“弯道超车”,加强与邻近城市沟通,也要“云中漫步”,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与深圳、粤西、广西、海南等地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聚集资源的能力。
2.要优化商业和公共服务布局,推动市辖三区融合发展。当前,江门市积极推动形成“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新格局,着力推进都市核心区深度一体化和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在此背景下,聚焦市辖三区交界区域产业布局与发展问题,研究通过优化市辖三区商业圈布局,在沿江门大道和三区交界区域规划引进和布局集聚人气、提高市民生活便利度的商业和公共服务类项目,对于推进实施全市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提升资源利用效益,提高区域融合发展水平,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三区交界部发展滞后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城乡一体
1.深入实施城乡融合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和深化全面小康成果,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2.要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12
平安江门
1.要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做好包括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2.健全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加强源头管理,全面落实市域公共安全责任,完善公共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13
绿色发展
1.建设江门河北岸碧道、南岸碧道、天沙河碧道和城市沿河景观带;持续实施低碳城市建设和蓝天碧水保护工程。重点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
2.巩固和深化公园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
14
民生福祉
1.深化医疗健康、教育、文化领域改革攻坚。大力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优化教育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着力打造康养服务体系;加强华侨华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抓落实求实效,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统筹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5
经济建设
1.要建立江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市“十四五”期间各项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根本任务。建立我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对落实新发展理念、指引《规划纲要》实施和评估实施效果,在实操层面上有重要意义。
2.要重视招商引资,强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吸引资金和人才。
16
对外开放
1.以提高规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中心抓好出口工业的内销转向,抓好出口服务企业的内外贸双修,抓好其中优质企业转型的扶持。
2.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制度创新经验,力争成为广东自贸试验区配套产业基地。谋划建设综合保税区,引进国际大型外资企业,推动现有配套产业集聚发展。
17
乡村振兴
1.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法治化,“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已在我省推而广之,如何进一步深化该制度以及探索多样化法律服务形式是值得思考。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法律服务,对村居中如低保户、扶贫户等进行精准的法律扶贫,使矛盾化解在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个稳定的大环境。
2.培育乡村专业人才,实施农村电商、乡村工匠和人才培育集聚工程,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18
社会治理
1.应不断提高我市居民的法律意识,大力开展民法典的普法工作,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让民法典走进校园,走进日常生活。
2.重视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完善。我市目前正在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建设和城市品质提升,其关键都是提升城市的服务能力和宜居水平,做好为“人”的服务。我市现有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较为良好,能够满足广大居民的使用需求。但在社区公共配套设施方面还有提升的需要,作为与居民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和利用率最高的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其服务能力的高低更能实际的体现城市的宜居水平。在我市“十四五”的规划中,应重点体现加快完善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内容。
(来源:网信江门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