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这句说到了多少人的心坎上。在我们记忆中的农村,应该是碧空如洗,远山如黛。然而,一度每到“三夏”、“三秋”,农村的田野之中便狼烟四起,无处可去的秸秆被付之一炬,方便了农民,却污染了环境。秸秆作为一种特殊的可再生资源,用则变宝,废则生祸。曾经农村用来取暖的宝物变成如今的废物,折射出社会发展的同时,却也酿成了环境之祸。近年来,人们愈发认识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不能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秸秆处理利用是关系到农业清洁生产、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大事,也是留住农村绿水青山的关键。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就近、就田、就农”
10月份,正值吉林省秋收的时节。地处我国“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玉米、水稻是吉林种植面积最广的作物。因此,每年秋收之后,大量的秸秆该如何处理成为当地最为头疼的问题。然而,今年秋季,记者在吉林省的田间没有发现一处秸秆焚烧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方形的、圆形的已经打好捆的秸秆。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垠黑土地上放着一捆捆金黄的秸秆,使记者仿佛置身于国外现代化大农场。据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于强介绍,吉林省每年生产出的秸秆总量约为4000万吨。近两年,吉林省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从2015年的75%提高到了2016年的77%,今年将达到79%以上。
在10月13日召开的全国秸秆机械化还田离田现场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强调,秸秆综合处理要本着“就近、就地、就农”的原则,总体上还是要向“三农”方面聚焦。其中,“就近”就是要求秸秆处理尽量本地消化,以减轻秸秆收储运的负担,提高秸秆附加值;“就地”就是要注重秸秆还田,以“草”养田;“就农”就是要秸秆取之于农,用之于农,不论是“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都应以农民、农村、农业为使用主体。
“就近、就地、就农”高度概括了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在秸秆综合处理方面的做法。据了解,我国各地均坚持“农用为主、多元利用”、“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的方向,不断提升秸秆农用水平、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秸秆市场化利用水平、秸秆综合利用科技和标准化水平。其中,黑龙江省在种植玉米、水稻面积较大的60个县开展秸秆固化压块燃料化利用试点,每个压块站辐射农民350户以上;山西省在榆次、文水等28个县区建立了农作物秸秆机械化饲草化利用示范点41个,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量为356.2万吨;湖南省组织开展长株潭管控专产区稻草秸秆移除试点项目,移除稻草9.5万吨,用作农作物有机肥料、青贮饲料等。除此之外,我国在秸秆机械化还田方面成绩也很显著。据统计,2016年,我国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达7.2亿亩、捡拾打捆面积达0.65亿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3亿亩,机械化利用秸秆总量达到4.65亿吨,特别是小麦秸秆基本实现了以还田为主的机械化处理。其中,江苏省小麦秸秆还田率占60%以上,山东达到了65%,陕西省高达80%左右。秸秆机械化还田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机械化是主力军
秸秆综合处理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背后是机械化发展的支撑。十多年前,秸秆一直是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的主要燃料、大牲畜的主要饲料,多为粗放型使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秸秆的用途和利用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结构性变化:秸秆用于生活燃料的比例大幅降低,用于饲料的需求明显提高,用于肥料、原料、基料、燃料的领域加快拓展,精细化加工处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农作物秸秆种类多、散落程度高等特点决定了秸秆收储运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如今,在农村,劳动力是稀缺的资源,加上秸秆本身价值低、加工利润薄,单纯依靠人工利用秸秆是完全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提高秸秆利用率必须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走“就近、高效和适度规模化道路”是秸秆综合处理的关键。农业机械能实现人畜力所不能达到的生产效率,显著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机械的优势逐渐凸显。[Page]
近年来,我国在秸秆综合利用装备与技术的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兴宏说:“今年年初,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发起,联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成立了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创新联盟,并启动了‘东北玉米秸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经过近一年的科研攻坚,建立了以‘机收粉碎—深翻整地—平播重镇压’为核心的全程机械化玉米秸秆深翻还田耕作技术模式,改进了玉米全株青贮、黄贮技术,提高15%玉米秸秆采集量。”据了解,近两年,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重点科研项目中加大了对秸秆综合利用科研项目的支持,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增设了秸秆收获处理岗位专家,有效地促进了装备和技术研发,形成了一批高效实用的机械装备和技术规范。
农业机械本身性能的提升、种类的增加,也为秸秆综合处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国产大马力动力机械取得新的突破,粉碎还田、收集打捆等机械装备性能明显提高,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成套装备相继亮相……其中,各地自主研发的各类秸秆处理机械引人注目。这类机器适合当地的秸秆机械化还田耕作技术模式和离田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秸秆利用机械化技术体系不断完善。据山西省农机局总工程师张本源介绍,结合该省电动农机的发展需求,山西省自主研发生产了电动型自走式秸秆收获打捆机,以电机驱动,实现了自走、切割、打捆于一体联合作业。另外,农机企业对于秸秆离田还田技术装备有关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装备的研发生产为拓展秸秆综合利用渠道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雷沃重工研制的“高效智能小麦联合收割机”在2016年中国国际农机展上荣获产品金奖;山东五征研发的“4QZ—3型青贮收获机”荣获产品创新奖第一名。
各地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大。中央财政继续加大秸秆利用机具购置补贴和深松整地补助的支持力度。地方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创设机械化作业补助,推进社会化服务,强化政策引导。如江苏省近几年财政安排用于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资金每年都在10亿元左右,山东、安徽、河南、陕西等省也安排专项资金补助秸秆机械化还田离田作业。
一大批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为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据统计,2016年底,全国秸秆粉碎还田机保有量达85万多台、秸秆捡拾打捆机达4.68万台,青饲料收获机4.34万台,分别较上年增长5.55%、26.15%和6.11%。目前,全国已建成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厂及加工点1190处,秸秆炭化加工点106处,推广省柴节能炉具11518万台;建成秸秆沼气和热解气化集中供气工程1253处,年产值66亿元,消耗秸秆近1100万吨,相当于替代550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1300多万吨。
形成合力
土壤“饿了”,需要“反哺”;秸秆多了,需要出路。机械化便是为秸秆寻找出路的主力军。尽管我国在秸秆综合处理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方式还不成熟。”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李洪文表示,“秸秆还田离不开耕作措施,秸秆还田必须与耕作制度相结合。例如,美国会根据不同的区域、土壤特点,进行不同的秸秆处理。比如,深松、连续免耕、保护性轮作等,不同的秸秆处理方式对应不同的耕作方式。”而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模式主要分为覆盖还田和掩埋还田,如若还田不当,就会影响播种质量,甚至引发杂草、病虫害等问题。
秸秆还田并不是简单地将秸秆放在土壤里,因此,李洪文建议,各地应重视秸秆还田与耕作制度变革相结合,在易受侵蚀、有较长休闲期、易发生干旱、秸秆量相对较少的区域,尽量不要采用翻埋的方式进行秸秆还田。[Page]
除了秸秆还田部分的问题,在秸秆离田处理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我国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是美国的1.5倍,但秸秆捡拾打捆机和青饲料收获机保有量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适应不同地区需求的玉米、花生等果实茎秆联合收获机和水稻秸秆捡拾打捆机缺口较大,秸秆离田收集加工等机具适应性、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吴兴宏说,“另外,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有秆不收、有收无储、有储难运’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缺乏对全产业链的系统性支持,影响了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对于科研创新、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来说,还存在着支撑力度不够、平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秸秆禁烧是近年来的“热词”,当然,秸秆禁烧也不仅仅是农业的事情,形成合力方能还农村一片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