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公在心上,路在脚下”江门公路人精神,展现新时期公路人的精神风貌,献礼江门公路成立40周年,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老一辈公路人无私奉献、扎根公路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养分,8月19日上午,台山公路事务中心机关党支部结合8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以“传承公路精神,当好开路先锋——讲述我的公路故事”为主题的公路故事分享会。台山公路事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许坚石主持会议,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养护中心党支部和退休党支部党员代表参加会议。
坚守:老一辈公路人讲述公路故事
一条路就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完善的路网建设,离不开一代代公路人的坚守和付出。分享会邀请了退休党支部和养护中心党支部共6名老同志,结合他们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从不同角度讲述他们与公路的故事、讲述他们经历的台山公路发展史、分享他们的公路经验。
“我进入单位时,冲恩线还是砂土路,现在所有公路都是水泥路和沥青路了,公路路况水平逐年提升。希望大家能不忘为民修路初心,不断攻坚公路品质提升。”——杨炳深
“以前进行公路普查时,我们走路走了3个多月,把江门地区的路况都普查清楚,现在发展日新月异,希望大家能不忘过去、看向未来,让公路事业发展更加辉煌。”——任艺冠
“一个团队,要像划龙舟一样合力把工作做好。老同志要向年轻人学习先进知识,年轻人要向老同志学习待人处事经验。”——陈创科
“工作40年,公路见证了我的成长,我见证了公路的发展。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话:干部是‘干’出来的,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公路人要不断接续奋斗!”——甄祖英
“以前还是砂土路的时候,路面修补是很辛苦的,我们用自行车载着几百斤的工具就出发了。几十年的风雨,吃了不少苦,但也得到了很多的支持,希望我们公路事业以后发展更加好。”——龚秋稳
“我们养路工从七八十年代的被歧视到逐步被肯定、被尊敬,我们公路行业越做越好。希望新一代的公路人要多做,不计较得失,扛起公路人的责任与担当。”——陈卓庭
传承:新一代公路人立志接续奋斗
一个个朴实无华的公路故事,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嘱托,连着老一辈公路人和新一代公路人的心,传承着艰苦奋斗、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以路为家的公路人精神。在老一辈公路人的那个年代里,养的是低等级路,沙土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一把铁锹洋镐、一头小毛驴已是开展日常养护生产的顶配。老一辈公路人靠着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和这些简陋的养护工具和一双长满茧的手,养护出一条又一条平整的道路。
在这个机械化的时代,压路机、铣刨机、装载机、扫路车等各类机械设备足以应对日常公路养护、水毁抢修、台风保畅等工作,最大限度节约了人力劳作。年轻干部在聆听了老一辈公路人讲述的公路故事与工作经验分享后,纷纷表示老一辈的这种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是我们新一代青年公路人必须要继承和发扬的血脉精神,要学习和传承前辈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精神,并珍惜现有条件,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交出新时代公路人的完美答卷。
“作为新一代公路人,我们要守住初心,老一辈公路人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是我们年轻公路人必须要继承和发扬的血脉精神,我们要向他们看齐,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勇做开路先锋。”——年轻干部吴文达
“刚刚老同志们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从他们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台山公路几十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变迁,让我感触很深。作为新时代公路人,我将紧密围绕自身岗位职责,锤炼自身,练就过硬本领,带着老一辈公路人的期许,勇毅前行。”——年轻干部徐经纬
“今天的公路故事分享会是老一辈公路人拼搏奋斗的见证和结晶,是公路精神的交接棒,想要完成好这场历史接力,我们年轻干部最重要的是要勇于担当,敢于奉献,学习不畏艰难的伟大品质,坚定踔厉奋发,继往开来的决心,把今天收获的感悟化作日后前进的强大动力,在前辈的带领下不忘过去、看向未来。”——年轻干部林桢毅
展望:寄祝福公路事业,汲取奋进力量
鲁迅先生曾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从沙土路、水泥混凝土路再到沥青路面,从路漫漫坎坷不平到一马平川踏征途,从过去的肩挑手凿人工养护路面到如今的现代化养护设施精细化养护路面,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公路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那些默默奉献的公路人洒下的青春与汗水,也共同谱写着40载公路发展的锦绣华章。十年磨一剑,吾辈正青春!
活动最后,与会全体人员共同写下祝福语,表达对江门公路40周年最美好的祝愿,承诺将继续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在延续和传承老一辈公路人精神的基础上,乘着时代东风,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公路事业书写新的历史篇章贡献力量。(文/台山公路事务中心谢霭云、林丽娜;图/台山公路事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