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会公路事务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落实市委“1+6+3”工作安排和江门市公路事务中心以及新会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要求,主动担当,加强沟通,增强“三个意识”,下足“三个功夫”,推动公路工作深度融入地方发展,为新会区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标杆贡献了坚实的公路力量,获得新会区政府高度认可,形成了市直公路部门与沿线地方政府部门共谋共建、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增强大局意识,在服务地方发展上下“实功夫”
新会公路事务中心始终坚持“立足本职,服务地方”工作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市公路事务中心工作部署,聚焦任务目标,积极与新会区委、区政府及区相关部门对接、谋划,努力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辖区路况水平,为新会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全舒适出行提供有力保障。如在研究是否代养新会区主要城市快速通道江门大道南东线问题上,面对工作量增幅大、技术挑战大、养护资金少甚至不能按时交付等情况,该中心领导班子树立起高度责任感,反复研判,反复斟酌,不断就代养细节与江门大道南东线的业主单位进行沟通和谈判,最终以无我的担当精神,顾全新会交通发展大局,迎难而上,承担起江门大道南东线的养护工作。
在抓实安全生产工作方面,新会公路事务中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完善安全设施,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自“5.1”梅大高速公路坍塌事故发生起,该中心迅速行动,针对辖区内的国省道地质灾害风险展开了“拉网式”的全面覆盖排查工作。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省道S384 线大泽段下行方向(共和往大泽方向)k75+900 - k76+100 高边坡处的急流槽存在冲刷损坏、掏空的状况,而且边坡背部也有严重的冲刷现象。该中心立即上报该隐患,要求施工单位迅速落实整治工作,并积极与江门市公路事务中心、属地政府、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等多个部门多次前往现场进行调研,共同商讨修复方案,持续跟踪,直至隐患彻底消除,有力保障了道路的安全畅通。
2023年年初,为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新会公路事务中心响应新会区政府要求,迅速召集养护人员、调动养护机械支援新会区开展江门大道南(西)线双水段沿线路域整治行动,令施工现场面貌焕然一新,有效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收获新会区委、区政府好评以及新会区交通运输局和新会区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发来的感谢信。
在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风防汛工作中,新会公路事务中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全力保障辖区公路安全畅通和过往群众人身安全。通过制定防风防汛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储备充足应急抢险物资,做好汛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落实防风防汛救灾责任制和应急队伍值班值守以及信息报送制度等措施保障,全体新会公路人在应对汛期、台风等恶劣天气中,做到无惧风雨,坚守公路一线,不分昼夜清除障碍,全力保障管养公路安全畅通。今年“五一”期间,江门市强对流天气频发,新会公路事务中心主要领导主动取消休假,牵头全面做好安全管控、强排、清疏工作,全力打好防汛保畅攻坚仗,受到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同志的高度赞扬,在新会区《每日要情》中作出批示:“五一假期,新会公路事务中心兵分多路坚持做好保畅通工作,效果显著,值得学习并表扬”,肯定了新会公路事务中心的担当和付出,新会公路事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倍受鼓舞。
二、增强担当意识,在推动公路建设上下“硬功夫
在公路建设工作中,新会公路事务中心始终坚持主动担当,真抓实干,紧紧围绕省“一核一带一区”和市“一主四副多极点”发展新格局,全力以赴助力推进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2023年以来,新会公路事务中心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多项工程项目建设,包括国道G228线K6087+060处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整治工程,省道S270线大洞右桥维修加固工程,省道S271线、S272线安全提升工程,省道S272线牛牯田桥改造工程和牛牯田路段路面水毁维修工程,有效提升新会辖区国省干线公路路况水平。
为主动融入新会区关于构建“一带两核三组团”空间布局三年行动计划,新会公路事务中心由主要领导牵头,加强与江门市公路事务中心及新会区委、区政府汇报和沟通,结合新会国省干线公路实际情况综合研判,携手属地镇街、交通、道安办等部门,全力推动国道G240线大泽段安全提升工程和省道S271线四桥至崔华根桥路段(K85+100-K87+350)预防性养护工程,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工作,正努力推动上述项目落地实施。
在推进绿美广东的生态建设提升新会人居环境质量方面,新会公路事务中心组织养护专业技术干部结合各路段实际情况,研讨制定适合沿线镇政府和新会公路事务中心实际情况的“双赢”绿化方案,以此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落实“侨都绿美公路”行动,带动地方共同提升公路绿化品质。
一是争取古井镇政府支持,共同在江门大道古井路段实施21km绿化种植工程,共种植簕杜鹃、火山榕近万棵,全面提升路域环境。
二是争取崖门镇政府支持,结合省道S271线崖门镇嘉窑路段临海公园建设,在公路两侧空旷土地铺设草皮,全面提升该路段的路域环境。
三是争取三江镇政府、沙堆镇政府支持,计划2025年完成江门大道三江段及沙堆段公路两侧绿树种植约6.437km。
四是争取大泽镇政府、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支持,共同完成省道S384线大泽段7.766km两侧路树绿化工作,目前已与大泽镇政府进行了初步意向交流。
经新会公路事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不懈努力,省道S271线新会崖门路段、省道S270线新会三江至古井慈溪路段先后入选2022年度江门市公路系统“十大最美公路”和2023年度江门市公路系统“十大最美公路”。
三、增强服务意识,在为民办实事上下“真功夫”
在为民办实事方面,新会公路事务中心始终以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金标尺,坚持从心出发、从实着手,做到换位思考,入位谋事,深入了解群众需求,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一是高度重视,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每年答复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为改变以往地方政府与市直部门沟通不畅的局面,新会公路事务中心主动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协调沟通,完善沟通机制,尤其是在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过程中,新会公路事务中心注重“外沟通”和“内畅通”,对外注重与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的工作联系,与参办单位的沟通,及时组织和参与会商研讨,解决重难点问题,健全“办前沟通、办中调研、办后交流”的全过程沟通机制,真正把办理过程变成与代表委员互动的过程。对内注重有效衔接,统一由机关办公室牵头,协调相关部室拟定办理方案,定期研判和分析汇总,确保办理质量符合代表委员和群众的期盼。通过该中心不懈努力,第163001号人大建议《关于完善江睦一级公路中东至江睦加油站路段交通设施的建议》被评为2023区级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并受新会融媒体中心邀约采访报道。
二是真抓实干,标准化规范化做好日常公路养护工作,切实营造“畅安舒美”公路通行环境。深刻认识日常养护工作在一线实施这个实际情况,在日常养护工作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公·匠先锋”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为抓手,深化养护班组党员示范岗建设,加强公路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的建设,以一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基层党员群众养护工人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养护工作中,成功打造战斗堡垒型基层党组织,新会公路事务中心养护党支部被全国公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授予“公路交通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三是举一反三,深刻吸取广州南沙“2.22”船碰桥事故教训和“5.1”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事故教训,落实安全隐患整改,保障群众安全出行。通过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跟踪落实整改情况;聘请第三方桥梁检测专业机构对管养57座桥梁进行检测;联合海事局、交通运输局、航道事务中心等部门检测桥梁防撞设施和通航警示标志;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健全隐患台账,督促落实隐患整改等措施,有效保障了辖区公路安全畅通。
四是积极探索,深化“四新”技术应用推广,不断提升公路管理效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2023年以来,新会公路事务中心成立公路养护创新工作室,组织开展公路建管养“四新”技术论坛,极大激发了新会公路人的创新热情,探索应用“网裂贴”、快干水泥乳化沥青拌合混合料等新材料,以及为养护车加装车载语音警示设备、自制养护车移动作业养护标识挂钩等微创新获媒体报道宣传。如面对省道S270线江门大道南东线交通流量大、行车速度快,路面容易产生坑槽的问题,新会公路事务中心养护技术干部弘扬“工匠精神”,通过探索对比多种坑槽修补材料,最终选定"网裂贴",并通过长期跟踪,证实该新型材料在沥青路面修复方面的优越性。为进一步节省养护成本并提高作业效率,新会公路事务中心养护技术干部还将洒水车改造加装水炮,既能冲洗道路又能冲洗隔音墙;将轮式挖掘机改造加装绿化修剪机装置,变成剪草机,实现了“一机多用”。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站在全新起点上,新会公路事务中心紧紧围绕江门市委“1+6+3”工作部署和江门市公路事务中心各项任务要求,带领全体新会公路人以昂扬斗志和冲天干劲,奋力推动上级各项部署规划在新会公路系统落地落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落实做好公路管养工作,在助力加速推进交通强省建设工作中彰显公路部门的责任担当!(文/新会公路事务中心 张瑞娟;图/新会公路事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