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路事务中心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完成普通国省干线服务设施“十四五”规划中期目标,2023年建成我市首批6个普通国省道服务区,面向社会提供2.2万多平方米停车区域。注重打造“小爱暖心”的“小桔灯”服务品牌,与地方政府联手建立“服务区+”“司机之家”“爱心驿站”“公交车停靠站”等共建共享新模式,普通公路服务区创建经验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发布,并在2024年全省公路工作会议上作介绍推广,江门公路服务区品牌聚合效应初见成效,形成推进“百千万工程”强大合力。
一是聚合优质农业资源,打造地方优品展销窗口
服务区结合地方特色资源,吸引地方政府通过服务区展示优品,以“服务区+优品”的个性化发展模式,由点及面助力“百千万工程”。国道G325线圣堂服务区引入消费帮扶馆,建立恩平优品“一站式”展销平台,S275线蚬冈服务区、S273线宅梧服务区、G325线址山服务区也分别搭建“开平优品”、“鹤山优品”等展销平台,向南来北往的司乘人员展示本地特产,有效拓宽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
二是聚合特色产业资源,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窗口
聚焦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服务区+农旅”“服务区+文创”等新模式,串珠成链助力全域振兴。积极发挥省道S275线蚬冈服务区处于开平“邑美侨乡 世遗风韵”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中间枢纽位置的优势,创建开平世遗廊道、开平文旅等产业融合展示示范点,搭建本地特色旅游推介销售及展示平台,成为推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延伸的支撑点。
三是聚合基层党建资源,打造便民暖心服务窗口
结合服务区公益性质,凝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培育“小桔灯”服务品牌,将服务区建成上下联动、服务群众的共建平台。2024年春运期间,联合恩平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暖流行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置党员先锋岗,通过“亮身份、践承诺”,为过往旅客提供免费姜茶、通行引导等暖心服务,面对面开展公路交通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用心守护旅客归途。此次行动共200余人次参与,服务车辆1536辆,服务旅客2246人。圣堂服务区在设立红十字救护站的基础上,首创性引入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为全省首个配备AED设备和操作人员的普通国省道服务区。
四是聚合安全保障资源,打造平安出行引导窗口
通过共建“爱心驿站”、“司机之家”,服务区已全面为旅客提供临时停车、休息、如厕、手机充电、交通安全宣传等“六有一便利”基础服务,以及热水淋浴、微波炉、急救药箱等特色服务;服务区特设的大车车位、超长车位和“公交车停靠站”,有效降低了客车、货车司机停靠公路路肩引发的交通安全隐患风险及疲劳驾驶事故率。自2024年春运前全部投入使用以来,累计共接待车辆1万多车次、司乘人员2万多人次,收到群众自发送来的锦旗3面、感谢信4封。(文/市公路事务中心机关党委办公室;图/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公路事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