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交通强省建设,积极落实“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7月6日,市区公路事务中心与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开展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新材料新工艺“产学研用”交流研讨。会议旨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常态合作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打造公路“智库”品牌。
会上,市区公路事务中心主任容建才对长安大学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市区公路事务中心基本情况、建养情况和日常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希望将江门公路发展需求与学校科研结合起来,开展系统全面合作,通过跨界产业联合,结合公路部门技术力量、应用场景等资源,推动长安大学在长寿命水泥混凝土和沥青路面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公路建养中实现跨界转化,以解决公路养护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破解养护工作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提升公路预防性养护新材料新工艺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水平,实现共创共赢。
会上,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系主任耿九光就学院在交通工程材料及功能材料、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交流,针对市区公路事务中心在应急维修中遇到的难点给予方案建议。他指出,长安大学作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多年来积极培养科研人才,在交通科研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贾侃对市区公路事务中心提出的“产学研用”规划构想给予肯定和支持,并表示接下来将促进双方战略对接,建立常态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学院的科研团队力量,搭建长安大学与江门交通公路共建共研的“桥梁”,以公路(桥梁)新材料为立足点,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研发应用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借助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升交通公路基层技术力量和养护质量,帮助交通公路行业在建设和养护中实现“提质、增效、降成本”,努力助推江门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强化创新驱动引领。本次合作研讨,是市区公路事务中心积极搭建更高层次创新发展平台的一大举措,通过联动国家“双一流”高校长安大学,畅通政府部门和高校交流合作渠道,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工作新格局。下一步,双方将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以项目联合攻关为抓手,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形成长期高质量合作机制,让科技创新引领绿色交通服务于市区公路建设,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良性循环,实现产教融合、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文/市区公路事务中心 李嘉瑜;图/ 市区公路事务中心 杨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