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插、捆扎、固定钢筋,施工人员双手灵巧,不一会儿就绑好一排;吊机内,驾驶者操纵巨大的“手臂”,将物料精准堆放;施工便道上,各种工程车辆来回奔跑……深入会港大道工程建设一线,过百号人分散多处埋头苦干,桥梁、路基主体结构施工均已接近尾声。
“今年是会港大道工程建设的关键一年,目前总体进度超七成,且各项阻力因素基本都已排除,项目建设进入了冲刺阶段,我们将全力按市政府的时间任务节点完成工程建设。”中电建路桥集团会港大道项目部技术质量负责人王浩说。
▲会港大道工程最新进展全貌。郭永乐 摄
控制性节点工程建设接近尾声
会港大道工程呈东西走向,横跨江海与新会两区,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双向八车道,主线设计时速为80公里,全长约7.12公里,起点接礼睦路(辅路与礼睦路平交),在礼东以南一公里处下穿江珠高速,路线继续向西上跨东海路改线,跨越江门河(睦洲水道)、与胜利南路相交,再向西跨越江门水道、广珠铁路,与江门大道相交,终点对接东甲立交。
因为会港大道工程与东海路、胜利南路、东环路等众多路口相连,车流量巨大,为确保道路畅通、交通和施工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施工与交通的相互干扰,该工程采用半幅施工、半幅通车的方式进行。
在组织施工过程中,各种问题和困难接踵而来。“在各方的努力下,工程建设进展相对顺利,目前会乐大桥、礼东大桥、礼东立交等全线控制性节点工程都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全线软基处理已达95%,全线桥梁的建设进度也达到95%以上,路基填土完成了80%左右。预计第三季度,我们就会进入路面施工阶段。”王浩说。
▲会港大道礼东立交架梁有序作业,建设进入尾声。
会港大道工程建设的背后,凝聚了众多建设者的汗水。会港大道工程总承包部的出勤表上,记载着每位员工辛勤付出的“日志”——人均出勤天数超过330天。
在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电建路桥集团会港大道项目部生产经理鲍晓龙放弃休假,扎根一线。“今年是我踏足这个行业度过的第10个劳动节,每一年都在岗位上度过。其中,有7个都是奉献给了会港大道工程。”鲍晓龙作为工地一线“施工队长”,“五一”期间,他和平常并无二样,扎在现场负责协调、组织各个点位施工。“尽管辛苦一些、累一点,但是每当看到工程从无到有,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便会觉得汗水没白淌,日子没虚度。”鲍晓龙说。
创新技术打造优质工程
会港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对所处环境软基复杂,同时原有的桥梁、涵洞等结构段分布众多等难题时,创新应用多项技术手段,达到提高质量、节省工期的目的。
“道路施工一般只会用2到3种软基处理工艺,但在会港大道工程中,我们足足运用了七八种软基处理工艺,最短的一段只有数十米。这样的‘麻烦’举动,是为了确保软基处理能达到最佳效果。”王浩表示,依托项目施工实际,他们一共申请了近10个实用型专利。
在路基处理阶段,需将地基中的水分抽出,快速对土体强度进行加固。会港大道工程通过应用新型施工手段——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直排工艺),达到保障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应用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
▲会港大道工程通过应用新型施工手段——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直排工艺),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
“其主要区别在于取消了排水砂垫层,把土体中的竖向排水通道(即塑料排水板)与水平排水通道(即排水滤管或排水管)直接相连,使真空度更直接地传入到塑料排水板内,以获得较高水平的真空度。”鲍晓龙说。
在以前,真空度在整个传递过程中受砂垫层的影响和损失都较大;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直排工艺)调整了真空度的传递路径,从而减少了真空度的沿程损失,既能获得较高的真空度,加快加固时间,提高加固效果,同时也能大大减少排水砂垫层的投入,实现工程造价降低。
“护航”沿线企业生产和运输
会港大道是德昌电机、巴斯夫涂料、广东冰冰护理用品等企业的主要出入口。
“施工过程中,我们在业主单位市公路事务中心的统筹协调下,主动靠前服务,尽可能减少对沿线企业生产和运输的影响,因此增加了不少额外投入。”中电建路桥集团会港大道项目部项目经理崔小波说。
2019年初,位于礼东大桥北侧的德昌电机产业城即将投产,却碍于厂房周围没有便道通行,重要设备无法运输入内。
“我们了解到这一点后,在市公路事务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召开誓师大会,以会港大道礼东大桥北侧辅道6月底具备临时通行条件为目标,全面掀起了施工高潮。”崔小波表示。
最终,他们比原计划提前13天完成便道施工,为设备进场创造了条件。
此外,按照政府规划,旧东海路被纳入德昌电机产业城建设用地内。为配合德昌电机二期厂房建设以及新东海路改线,去年下半年,崔小波等人抢抓礼东大桥南辅道临时路面施工,最终顺利助力德昌电机提前进入二期厂房建设阶段。
会港大道工程服务德昌电机发展只是一个缩影。
“沿线经过的每家企业,我们在施工前都会和他们做好沟通,规划相应便道方便其日常的生产和运输。他们有其他需求的,我们也尽量满足。”崔小波表示。
修路的本质就是为了让沿线企业和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样的理念绝不能丢掉。
高效便捷的交通,既是服务企业对外联通的康庄大道,也是帮助沿线百姓增收致富的“小康路”,更是撬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杠杆”。会港大道工程建成后,将与南山路、江门大道共同构成一条贯通江海区(高新区)和新会区,连接起珠西交通综合枢纽江门站、高新区公共码头、广中江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干线公路,加速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打通城市发展“任督二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