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忠诚守护着世界文化遗产“碉楼”,这一道道靓丽的枫“警”,最近登上了《人民公安报》。
岭南晚秋,稻穗金黄。走进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一座座造型各异的碉楼散落在田野间。伴随着厚重悠长的开门声,里面的一切陈设宛如昨日,仿佛还在诉说着百年前的往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数千座形态各异的碉楼在这里的乡村田野间拔地而起。希腊式立柱、哥特式拱顶、中式壁画……乡村工匠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在无意之中创造了一道广东乡村奇特的建筑景观。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当地文旅产业的飞速发展,每年来此观光的海内外旅客超百万人次,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新的挑战,碉楼文物古迹保护工作更是任重道远。
“开平市现存碉楼1833座,其中塘口镇就有536座。这座碉楼是由华侨方润文所建,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在铭石楼前,记者遇到了正在开展巡护的开平市公安局塘口派出所民警余家鑫,“95后”的他对这些百年建筑如数家珍。
据介绍,塘口镇位于开平市中部,辖区面积73.5平方公里,辖区内拥有号称中国华侨园林一绝的立园和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自力村碉楼群两大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塘口派出所立足碉楼文物保护工作实际,以打造安全稳定的碉楼文物保护区为目标,持续擦亮“碉楼卫士”品牌,创造了景区3年零发案、零纠纷的闪亮成绩。
“我们派出所联合文广旅体部门落实碉楼建筑二维码检索工作。游客扫码即可获取碉楼的图文信息、语音讲解服务以及片区民警的联系电话。”余家鑫告诉记者,今年五一长假期间,一名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突感身体不适。紧急中,其朋友通过“一楼一码”准确联系上附近的执勤民警,该游客得到及时帮助救治。
“近年来,我们还探索建立对自力村、立园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慧安防、智慧消防联合监控机制,全面有效预警监控火情、水情等突发状况,有效保护遗产和文物安全。”塘口派出所副所长劳惠棠介绍。
身穿荧光马甲、臂挂鲜红袖章,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强亚村的大街小巷,“碉楼卫士”义警队员何光辉看起来格外精神。
塘口镇华侨众多,存在大量农村空白户,农村防范力量相对薄弱。针对这种情况,塘口派出所自2010年起,以选派民警挂任辖区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一岗双责”开展警务工作的方式,将所内民警分派至辖区16个村委会内,实现警务前移、警力下沉,农村治安防范情况明显改善。
“经过十多年的悉心耕耘,塘口派出所民警们在基层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派出所在全镇16个村(居)和辖区学校、企业等成立义警分队,由相应党组织书记兼任分队长、负责治保工作干部任副分队长,建立‘民警吹哨、义警报到’的联防联控机制。”劳惠棠说,目前,塘口镇“碉楼卫士”义警大队已吸纳义警98人。
“每一座碉楼建筑都有明确对应的义警队负责守护。在责任民警辅警的带领下,‘碉楼卫士’们落实常态化巡逻保护、常态化宣教、常态化预防机制,有效遏制盗窃文物、非法改造和损毁等肆意破坏碉楼文物违法行为。”余家鑫告诉记者,“不久前,强亚村河堤旁的葵树遭人盗砍,正是义警们提供的线索,才得以将嫌疑人快速抓获。”
夕阳西下,旷野中矗立的一座座碉楼化为一道道厚重的剪影。“守护世界文化遗产,使命光荣,任重道远。”谈及未来,余家鑫目光坚定,“我们正联合文广旅体部门,探索构建‘碉楼卫士公益保护+公安文旅联合执法’新模式,创新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共建平安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