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日至2022年12月4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119起,日均电信网络诈骗警情17起,环比下降9.16%,同比上升23.95%,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刷单返利类,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贷款、代办信用卡类的诈骗警情多发,四种诈骗类型发案占比80.19% 。
多发类型预警提示
多发区域预警提示
11月28日至12月4日案发区域及发案数:蓬江33起,江海11起,新会21起,台山18起,开平17起,鹤山14起,恩平5起。
高危人群提示
我市电信诈骗案件警情的受害人年龄段集中在18-38岁之间,占比达68%。其中29岁-38岁占比40%,18岁-28岁占比28%。
案件解析
虚假征信类
12月2日,李某接到一个自称银监会驻京东的客服电话,称李某京东金条名下有一笔20万的贷款未注销,如不注销会影响其征信,并将其拉入黑名单。诈骗分子准确地说出李某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详细资料,李某信以为真,就按要求下载了“**听见”APP并打开屏幕共享,随后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呗、**旅行、**贷、**期等借贷APP,随后骗子让李某把APP内所有贷款额度全部取出。在李某操作的时候,屏幕共享中骗子看见了事主操作旳所有密码,李某在自己的银行账户被转出303925元后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
案件解析:
第一步:伪装身份。
诈骗分子冒充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贷款平台等身份,有时还会向受害人出示伪造的证件,或者说出被害人贷款、交易的信息,让受害人放下戒备心理。
第二步:编造理由。
利用受害人担心影响征信或被司法机关处理的心理,以国家政策为由,要求受害人配合。
第三步:完成诈骗。
当受害人心里产生恐慌后,诈骗分子提出按照他们的操作可以消除不良记录,并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者贷款后转账至骗子提供的银行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