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2日),市委十三届十六次全会召开。全会就对接支持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进行了部署,描绘了江门发展蓝图,明确了发展目标,引起与会人员热烈反响。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全会报告政治站位高、视野格局大、市情把握准、思路举措新,听了备感振奋、豪情满怀,也感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接下来将围绕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全力对接支持服务两个合作区建设,全力以赴抓落实,吹响江门高质量发展新号角。
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庄春维:
凝聚侨心 汇集侨智 发挥侨力 维护侨益
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庄春维表示,市委全会报告有三个特点,一是高,政治站位高;二是新,体现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三是实,措施扎实有力,符合江门实际。作为统战侨务干部,他对报告中有关“侨”的内容尤其关注。
我市素有“中国侨都”美誉,400多万五邑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遍布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有着深厚的侨资源优势。市委全会把“侨都赋能”作为六大工程之一,首次写入全会报告,这是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中国侨都”政治担当的重要体现。
此次全会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进一步明晰了“中国侨都”定位和功能,着力提升“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维护权益、侨务智库”四大功能。统战(侨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当好贴心人”“成为实干家”,做好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工作,画出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同心圆,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推动江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唐达)
市委台港澳办主任李欣立:
推动江港澳合作再上新台阶
市委台港澳办主任李欣立表示,市委台港澳办将迅速传达贯彻市委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服务港澳初心,深入推进“港澳融合”工程,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江港澳合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深入推进 建设,推动江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推动行业标准和从业人员专业资格互认。支持港澳资金通过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投资基础设施、现代产业和重大项目。完善“一站式”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功能建设。二是深化民生领域合作,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精细打磨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公共产品和服务,努力实现与港澳的无缝衔接。三是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实施港澳青年“十百千万”计划,为港澳青年提供辅导培训和资源配对等全链条服务。四是主动对接港澳科技创新资源,深化产学研交流合作。加快“ 人类重大疾病大动物模型联合创新基地”“ 生物医药博士生联合培养基地”等项目建设。五是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推进横琴和前海两个合作区产业链延伸。谋划建设综合保税区,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推广应用。六是加强江港澳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凝聚力。全力推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持续打响“少年中国说”、世界江门青年大会等品牌。 (陈敏锐 林喜凤)
市人才工作局局长李曦:
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
市人才工作局局长李曦说,市委全会提出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这是我市迅速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市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体现了江门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和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时期引进10个以上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家团队、100名重点领域的领军人才、1000名各行各业急需紧缺的博士人才,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的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树牢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主动参与 人才高地建设,制定更加开放、更加务实、更加有效的人才工作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领域人才队伍的培养,精准引进事业发展急需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产业工程师。加快建设一批支撑人才干事创业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进一步解放和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全力打造集聚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国家重要人才战略支点城市,为江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黎禹君 刘艳冰)
市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其波:
全力对接支持服务两个合作区建设
市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其波表示,市发改部门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全会精神上来,重点从三方面贯彻落实:
一是聚焦“六大工程”,突出系统谋划,全力对接支持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加快推动中科院(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积极创建“双碳”、应急管理等实验室,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加快推动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和其他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积极促进14条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动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和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积极参与大湾区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十四五”重大项目建设,加强与港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规则机制衔接;加快推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深入实施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积极建设新时代华侨经济文化合作示范区。二是聚焦改革创新,突出市级统筹,全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量级。加快推动建立市级统筹的组织实施机制和比学赶超机制,深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打造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和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示范区;加快完善项目准入标准和评估机制,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三是聚焦提振精气神,突出党建引领,全力助推江门高质量发展。实施“能力提升计划”,打造敢闯敢试的发改“铁军”,加快落实“十四五”各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 (陈敏锐 王鸿钊)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冯一宁:
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冯一宁表示,科技部门将认真贯彻市委全会工作部署,全力实施好“科技引领”工程。
一是在强化区域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方面,将奋力争取省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重要科研机构在江门布局,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加速提升江门综合科技引领能力。深化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做好地方服务,助力国家大科学装置中科院(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早日诞生重大创新成果,把实验站打造成为大湾区重要的科研创新基地、人才交流基地、科普基地。
二是在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方面,将主动加强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科研平台对接合作。强化江门国家高新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台山、蓬江、新会、恩平创建省级高新区,力争实现省级高新区达标全覆盖目标。加快建设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省科学院创新资源推动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中科健康创新生物产业园等项目,推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发展。积极推动院士科创项目落户江门。
三是在优化提升区域创新环境方面,将着力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张浩洋)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梁钊俊:
扶持壮大龙头骨干企业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梁钊俊说,市委全会报告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为我市描绘了一张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全会提出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作为“工业振兴”“园区再造”的主责部门,近期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在产业发展方面,将扶持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培育一批产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升产业本地配套水平。同时,坚定招大引强,引进一批技术密集、产业链条长、绿色低碳的优质项目;瞄准港澳广深等大湾区核心城市以及佛山、东莞、珠海等重点目标地区,探索建立“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合作模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外溢;深入实施“链长制”,尽快对接国内一流咨询机构为我市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推动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在园区平台建设方面,将以大型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为统领,分北、东、南三个组团加快开发建设,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优质产业项目引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
接下来,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主动对接支持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全力推动江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皇智尧)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瑞思:
力争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取得新突破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瑞思表示,市商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积极对接支持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推动我市商务发展上新台阶新水平。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我市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互补优势,主动参与大湾区区域深度分工合作,推动建立“总部+基地”“龙头+配套”的产业合作模式。围绕打造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链长制”,筹备举办“2021江门市产业招商大会”,力争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取得新突破。
二是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与前海跨境电商产业联动发展,建设跨境电商集聚园区,加快推进江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化江港澳经贸交流合作,用好华侨华人资源,拓展全球经贸网络。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仓,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推广“单一窗口”系统应用,加快“智慧口岸”“绿色口岸”“组合港”建设,推进物流通关一体化改革,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申报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谋划建设西部保税物流中心(B型)、综合保税区。
三是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出台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组织举办“夜侨都”消费节等促消费活动,积极发展直播电商、夜间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打造特色商圈,改造提升步行街,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陈敏锐 余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