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财政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强大奋斗力量,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落实在行动上,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落地见效的发展动力。
一、抓好干部学习,为乡村振兴夯实思想根基。市财政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干劲、凝心聚力,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坚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研讨、专题授课等方式,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会新时代“三农”工作新方位、新使命,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二是加强实地调研,深入县镇村三级开展加快财政涉农专项资金支出、建立高质量涉农资金项目库、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专项资金管理等专题调研,针对乡村振兴实施过程遇见的难点痛点,提出解决意见,增强基层承接能力。三是加强现场教学,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到江海区都市农业生态公园开展“魅力乡村”科普教育活动,实地体验近年来我市乡村振兴变化,引导财政干部进一步坚定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信心决心,激发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二、抓细资金投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财力保障。市财政局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财力保障。一是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从2018年起,推动市县两级持续落实每年在土地出让收入中拿出5%-10%的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积极推进农业“政银保”等涉农贷款保持增长,撬动金融、社会资本更多投入乡村振兴。二是强化资金统筹。市级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探索“大专项+重点项目+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增强县级统筹能力;各级各部门加强项目谋划,结合发展规划和短板等情况,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提升谋事能力和水平,集中力量办大事。三是突出保障重点项目。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财政部门做好重点项目资金保障,各级各部门围绕保障粮食安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做好重点项目规划与实施。我市统筹整合市县两级涉农资金1.5亿元,创建江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势产区产业园,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0.59亿元;2020年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市级试点,县级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补助试点村不少于50万元。
三、抓实作风建设,为乡村振兴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广大财政党员干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一线了解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督促各部门进一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实现经济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互贯通、统筹推进,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2020年,江门市通过统筹土地出让收入、新增政府债券额度等方式集中整合财力22.82亿元,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开展。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集中资金重点支持陈皮、鳗鱼、马冈鹅、丝苗米、家禽、茶叶、水产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提升江门市农业品牌影响力。新会区着力发展新会陈皮产业,创建“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务”陈皮产业发展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总投入100亿元,建成1个院士工作站和1个博士后工作站,成立8个与陈皮相关的研究院及一批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了药、食、茶、健和文旅、金融等6大类100余品种的系列产品,“新会陈皮”以96.34的影响力指数获评2020年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中药材产业第一位,2020年全产业产值102亿元。台山市、恩平市成功打造国内知名的江门丝苗米区域公共品牌,台山市丝苗米产业园加大推行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带动合作社和种植大户适度规模发展,连片成片经营,2019年园区丝苗米全产业链总产值16.2亿元;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着力建设绿色、精细的良种繁育基地和有机稻标准示范区,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家庭农场+小农户”,园区预计2021年实现一二三产业总产值1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