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1020号建议答复的函
梁汉文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的建议》(第1020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单位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2019年以来,江门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机制建立、设施建设、科学管理、习惯养成等方面,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扩面提质,垃圾分类由点到面、逐步铺开,初步建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收运体系。您的建议对我市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扩面提质很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我们在接下来将参考您的建议,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落地见效。
一、建议办理情况
(一)加强宣传,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常识
一是持续广泛开展宣传。充分发挥南方日报、江门日报、江门市广播电视台、江门电台、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和社区宣传栏、户外广告牌等载体的舆论阵地宣传作用,全方位立体式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垃圾分类科学知识,全力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持续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家庭教育大讲堂等活动,提升妇女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举办垃圾分类市民观察团、分类时尚角、市民论坛等主题宣传活动1000多场,以群众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形式,动员全市上下广泛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新时尚成为文明生活新习惯。
三是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宣教模式。各学校、幼儿园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校园广播、电子屏、橱窗、手抄报、发放学生倡议书、开展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依托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志愿者团队或党员义工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家校联动综合实践活动,带动家庭成员参与分类,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市城区99所学校已全部开展垃圾分类,开展学校、家庭、社区垃圾分类互动实践活动的学校占比为100%。
(二)健全管理,完善工作制度
一是加强机制建设。建立“市级统筹、区市负责、镇街实施、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将垃圾分类工作连续三年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连续两年纳入市直机关单位和各县(市、区)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内容。出台《江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江门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法治化。实施“月检查、季评估”考评制度,每季度对全市15个街道(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评分排名。
二是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多方共建。印发《关于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基层党建任务清单和“双报到双服务”清单,充分发挥辖区内社区党员作用,以党员走访、党员示范宣传等多种方式,实现“党员带头分、带领群众分”的“双带”推进模式。出台《关于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作用的指导意见》,建立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居委协调、物业参与的垃圾分类基层工作推进机制。
三是落实督导指导服务。建立点对点服务制度,市、区城管(环卫)部门干部结对城市范围124个社区,推行“五个一”工作方法,全面扎实推进社区分类设施、宣传氛围等垃圾分类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3家专业社工机构共600名社工进驻蓬江区中心城区30个核心社区,开展桶边督导、积分管理、入户宣传等服务,引导社区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习惯。
四是完善设施配置,优化分类投放环境。属地按照因地制宜、便民的原则,分别制定分类投放点建设指引,推行“撤桶并点”,全市城区454个居住小区建成分类投放点3500多个,全部配备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投放容器,部分配备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投放容器,通过公示投放时间、投放指引、垃圾分类去向等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其中,50%以上投放点配备洗手池、雨棚、照明等设施,提升居民投放便利性。
五是加强日常监督和执法引导。蓬江区、江海区全域和新会区主城区完成环卫“一把扫”改革,把垃圾分类纳入一体化服务内容。属地每月对“环卫一体化”服务企业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分,要求配足配齐分类运输车辆,全力做好分类收集与分类运输衔接工作,评分结果与企业服务费用挂钩。成立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队伍,常态化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普法宣传,逐步解决物管小区到中转站“混收混运”的“梗阻”,引导各环节管理责任人责任落实。
(三)积极引导和鼓励全民参与
积极加强宣传引导,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鼓励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如示范片区蓬江区持续开展中心城区物业管理小区可回收物“线下回收日”活动,以不低于市场价标准有偿回收居民投放的可回收物,促进源头减量和变废为宝。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搭建“蓬江分类”信息管理平台(微信小程序),居民通过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换取积分,在蓬江区多个社区服务中心兑换礼品,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
(四)加快生活垃圾处置提质升级
目前我市主要通过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厨余垃圾厌氧发酵等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已建成开平市固废综合处理中心一期一阶段(开平市固废焚烧项目)、市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开平市固废综合处理中心一期一阶段(西部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和厨余垃圾终端处理能力取得长足进步,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市正全面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并列入2022年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推动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有效解决“填埋垃圾占地量大、浪费土地资源”等问题,逐步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宣传工作创新性、立体性、实用性,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公众教育“星火计划”,加大全媒体、多阵地矩阵公益宣传,坚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六进”活动,采取深入细致、贴近生活的宣传动员方式,如制作展播富有江门特色的分类宣传短视频、歌曲、绘画作品等,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易学易操作,让垃圾分类成为老百姓的共识和习惯,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二)进一步健全垃圾分类工作制度。一是加强部门联动。推动市直相关部门落实“管行业管分类”职责,提高公共机构分类质量,积极推动教育、住建、商务、文广旅体、市场监管、邮政等部门开展相关行业检查,形成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格局。二是强化考核评估。修改完善考核评估办法,定期开展工作成效评估并及时通报,建立健全工作成效评估机制,指导和督促各区组织落实具体工作任务。压实各县(市、区)“环卫一体化”服务企业责任,全力做好分类收集与分类运输衔接工作。三是深化群众自治。把垃圾分类有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五位一体”的联动机制,通过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共同做好宣传发动、引导监督、自查自纠等工作。
(三)加快完善可回收物收运处理体系。推动构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推进建设兼具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功能的交投点,推动可回收体系向社区和物管小区延伸,建立“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信息统计平台,力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与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两网融合”,推进低值可回收物有效回收和再生利用,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支持。
江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2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