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急难愁盼”着力办好群众身边事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坚持以学促干、以干践学,不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消除各类“城市病”,着力办好群众期盼的身边事。
一、补齐短板,让城市环境更舒适
深化环卫“一体化”改革。理顺环卫一体化服务企业的管理体制,建立智慧环卫系统,并将“智慧环卫”接入数字城管系统,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蓬江区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智慧环卫子系统和绿源环保有限公司餐厨管理信息系统的单点登录对接,可通过江门市智慧化城市管理系统直接查看相关运行数据,实行“三个一”作业模式(一个主体负责、一个团队管理、一体化运作),实现“机械化+智慧化+标准化”高效运行。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利用城市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从道路微改造和绿化景观、灯光照明、服务设施提质等多方面着手,改善人居环境,满足群众就近休闲娱乐和精神文化需求。新会区河滨阅动“口袋公园”,原为边角地,通过栽植特色树木、配置景石、配套桌椅、特色铺装、设置健身器材等,让群众在口袋公园中享受河滨优美风景的同时感悟阅读与运动的乐趣,成为“网红打卡点”。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聚焦街巷环境卫生、公厕、照明、道路、管线、绿化、停车位、广告招牌等内容,着力整治提升环境品质。在蓬江区江华里,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把道路“白改黑”工程延伸至背街小巷,让坑洼不平的水泥路华丽变身,同时选用新型安全电压LED产品,实施路灯更新改造,加强绿化修整,融合“亮化+环境”,照亮居民归家的路。
二、抓好细节,让居民生活更温馨
实施管道燃气“进万家”。探索实行改造经费“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居民分担”三方共担机制,推行“六个一”措施(安排一场政策宣讲会、召开一次居民代表议事会、每户进行一次入户宣传、制定一套惠民措施、提供一站式安装服务、开展一次报装满意度回访),着力推动老旧小区用气“瓶改管”,把天然气“接到”群众家里。在江海区老旧社区仁美社区,认真落实“六个一”措施,迅速推动“瓶改管”工程在该小区全面铺开,让该小区450户居民用上了“安心气”。开展老旧楼宇乱接驳及残损供水管整治。制定《关于印发江门市楼宇供水管乱接驳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江门市市区老旧楼宇供水管乱接驳专项整治经费筹措方案》,成立专项整治工作专班,以问题、需求、结果为导向,坚持边排查、边整治,实现标本兼治。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累计让28个社区、964栋楼宇共计6354个水表用户用上“放心水”。完善城市公厕配套设施。从“小厕所”的设施建设、精细管理、人性化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建管并重,持续补齐公厕设施服务短板,对市区220座城市公厕全部加装纸巾分配器,免费向市民提供厕纸,并在东湖公园女厕所试点探索提供女性用品服务。同时,依托环卫一体化和“城管进社区”,定人定责,推行公厕管理标准化,强化各级主体责任,发挥保洁员、环卫监督员、城管队员等的日常保洁及巡查监督作用。
三、走进社区,让城管服务更贴心
推进“城管进社区管到位”。结合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城管进社区管到位”,实行“一社区、一服务站、一名以上城管队员”工作机制,设立社区城管服务站207个、进驻队员300余名,同时融入“党建+N”全科网格,设置党员志愿岗,持续推动党员干部下沉基层服务群众,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4.2万个,收到市民表扬190余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加强第三方监管,探索社工嵌入模式,聘请第三方对燃气安全、餐厨垃圾执法等事项实行专业监管,积极开展桶边督导、柔性劝导,促进守法文明习惯养成。推行“居民议事会”,成立“市民观察团”,以垃圾分类考察活动为切口,遍访酒楼、商场、小区,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推出南方日报“AB面”系列报道,以案促改、以督促进,推动分类执法、市容整治等措施落地见效。出台“点对点分类指导制度”,市、区两级城管局125名科(股)级以上干部结对挂钩124个社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创建”“示范创建”“标杆创建”。
-